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改革探讨(2)

2015-08-30 01:11
导读:(三)教学效果不理想 作为高职院校的选修课,音乐欣赏课对学生的艺术修养、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教学效果还不十分理想

(三)教学效果不理想

作为高职院校的选修课,音乐欣赏课对学生的艺术修养、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教学效果还不十分理想。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强,表现在学习积极性不高、重视程度不够、接受教学信息比较被动等方面。其次是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很肤浅,深度不够。有的学生对乐曲的内涵似懂非懂,更谈不上欣赏了。再次是通过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并没有产生对艺术的兴趣,也没有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水平。

三、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方向。要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制定规范的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明确教学任务,确定教学规程。

(二)构建针对性较强的有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

优秀的教师一定要善于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有探究才会有创新,有创新才会有具备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上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专业特点,要针对各专业学生的特点对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师生互动性,力求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作品美的同时,增加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教学效果意味着学生对高雅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学生对音乐作品本质的深入理解,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这也是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音乐欣赏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是情感的体验,当我们被音乐所吸引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正在进行感性的欣赏。在教学中,理想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欣赏音乐,以声带情,引导学生进入感性阶段,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感情。教师要以满腔热情对待教学工作,正确分析和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实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的热情,培养其对艺术的兴趣,从而提高其艺术修养水平。

四、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提高对音乐欣赏课程的认识

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教育也是如此。教育观念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基础,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进而影响教育的效果。作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做到认真备课,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程,努力提高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计划

教师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应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可先让学生鉴赏一些耳熟能详的曲子,待其产生兴趣后,再让学生鉴赏一些经典的曲目。教学中也可融人一些广泛流行的、有一定艺术价值的音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当然,就目前而言,应首先使学生了解基本的音乐常识,能够听懂、理解经典名曲,对高雅音乐产生较大的兴趣,然后再随着学生艺术素质的不断提高,逐步提高教学要求。

(三)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材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比如可以取消一些较难的乐理理论和曲式分析,适当增加一些具有时代特色、雅俗共赏的音乐和歌曲的鉴赏,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思维能力。总的来说,应选择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简明扼要、便于自学的非音乐专业的公共选修教材。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前提,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是不会有成效的,所以要把兴趣放在第一位。音乐欣赏的教学首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到有兴趣、有乐趣,从而主动参与。为了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满堂讲、满堂

上一篇:小议当代电视文化中崇高的失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