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柴科夫斯基器乐作品创作的民族性与悲剧性(2)
2015-12-26 01:08
导读:一八七六年,柴科夫斯基创作了一首爱国主义作品《斯拉夫进行曲》,作品31号。此曲是根据塞尔维亚民谣结合俄国国歌及其他旋律合写而成,全曲洋溢着
一八七六年,柴科夫斯基创作了一首爱国主义作品《斯拉夫进行曲》,作品31号。此曲是根据塞尔维亚民谣结合俄国国歌及其他旋律合写而成,全曲洋溢着浓厚的斯拉夫民族主义的爱国气息,是柴科夫斯基具有代表性的一部爱国主义作品。当时土耳其侵略俄国的邻邦塞尔维亚,柴科夫斯基很同情塞尔维亚抵抗侵略而作的奋战,于是激发了这位民族音乐家的创作热情。这一时期柴科夫斯基还创作了一首以俄国人民英勇抵抗法军的史实作为题材的重要作品《一八一二年》庆典序曲,作品49号,这是一首表现作曲家爱国主义思想的优秀作品。全曲呈现出的庄严宏伟的气势,传达了俄罗斯人民的坚定气质。高尔基曾经评论这首爱国主义作品:“这一深刻的民族性音乐像平稳的波涛,庄严有力地在大厅回响。它用一种新的东西拽住你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气魄雄浑地表现了庄严的历史时刻,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伟大力量。”
2柴科夫斯基创作中的抒情性
柴科夫斯基另一个突出的创作特征就是真实地表现个人的亲身感受。他所追求的创作题材是“建立在我所经历过的或看到过的,能使我感动的情节和冲突上的”。作品强调主观抒情性。也正是因他作品体现出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才深深触动着听众的灵。听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常常让人感到撕心裂肺、销魂荡魄,总有一种情感被强烈地震撼。
柴科夫斯基虽然直接以民歌为主题,但是他认为民歌只是珍贵的“种子”,艺术家要象园丁一样善于培育出自己的花朵。他还善于在创作中把深刻性与通俗性紧密结合起来。他说“我竭尽全力,热望我的音乐广为人知,希望爱它并从中获得安慰和支持的人越来越多。”
3柴科夫斯基创作中的“时代性”
19世纪60年代在俄国近代史上是一个突出的时代,俄国知识界的思想特别活跃,在俄国文化领域开始了一个生机盎然、富于创造性的时期。音乐界也不例外,他的《欢乐颂》以及他的一些富有乐观精神的作品正是反映了俄国大多数知识分子对他们这个时代所抱有的希望。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在社会方面反映了人格感和自尊感的提高。1864年,柴科夫斯基不顾老师的反对而选取采用自己喜爱的俄罗斯
戏剧《大雷雨》(这部话剧尖锐提出了俄国妇女受到奴役,要求冲破牢笼,争取解放的社会问题)作为创作题材,写作了一首管弦乐序曲,表明了他对黑暗沙俄社会的态度,体现了时代精神。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4柴科夫斯基创作中的“悲剧性”
1878至1885年,柴科夫斯基开始周游于佛罗伦萨、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