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岭南画家伍启中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的评析(2)
2016-02-08 01:11
导读:目前人物画在现今中国画的格局中是个弱项,尤其在现代人物画创作的精神和人物画的语言表达上都有弱化的趋势。现代年轻的画家比起我们的前一辈、再
目前人物画在现今中国画的格局中是个弱项,尤其在现代人物画创作的精神和人物画的语言表达上都有弱化的趋势。现代年轻的画家比起我们的前一辈、再前一辈的人,在人物画的创作上缺少生活的底蕴与内涵,导致人物画的表现苍白无力。“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美术创作,基本属于歌颂和赞美新生事物的政治美术,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之风,让许多画家违心地画了一些作品。而《心潮逐浪高》主题的构思正是在主流话题和民间立场之间艰难地寻求平衡,把当时的政治意识与精神文化生产的某种关系巧妙地通过各种情境缔结起来,让艺术的表现成为主体,构成了整个画面的美感,使之成为一致公认的、深受普遍欢迎的优秀作品。
现在我们重读这段历史,审视在强权政治模式下中国美术生产的繁荣与嬗变的种种原因,除了具有史学研究的意义以外,更具有重新认识和构建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时代关系的现实意义。“文化大革命”时期或称“毛时代”的美术,作为引导艺术生产,它在今天仍可以成为艺术多元格局中的一种有价值的积极因素。作为文化遗产,其历史价值更是不容置疑。另外,它仍然具有唤起社会群体的主体性意识的意义。
该幅画一眼望去气势恢弘,鲜红的手扶拖拉机驰骋在广阔无垠的金色海洋里,劈开谷浪,滚滚前进,与远处一线平展的海面相呼应。从画面中洋溢出来的那种乐观、健康和具有很强南国色彩的组群式人物中,有双手怀抱“红宝书”的男知青,有手扶行李的老干部,有站立着的女知青,还有手捧稻谷的老农民和面带微笑的女社员等。
画中通过人物的坐立、正侧、动静等姿态多视角地表现出了画中人物的不同个性与特征。画家笔下的人物灵秀动人、栩栩如生,让人观赏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一幅画能如此地把观者融入意境,产生共鸣。这说明画家不仅有很深厚的底蕴,而且还有成熟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最重要的是让画面上流露出的那种真善美及跃动奋进的生命力与观者的心绪紧紧地相溶在一起。同时,从这幅画中我们看到了现实主义理想化创作的范式与“文化大革命”后常见的知青题材美术那么矫饰相比,它带来了一股充满鲜活生命的舒缓和谐的气息。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二、扎实的生活底蕴在作品中完美地体现
在中国画里,人物无疑是造型艺术中难度最大的表现对象,这一点我们应当承认。而人物画中头部的表现又是最难的,它关系到整个画面的成败。人物不仅要形神兼备,还要恰到好处。在头部的表现中,它可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