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景写生中取景构图能力的培养(2)
2016-03-07 01:02
导读: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构思与构图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是先有构思,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构图。但是并不排除在构图过程中对原先构思中的
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构思与构图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是先有构思,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构图。但是并不排除在构图过程中对原先构思中的预想效果和审美形象不断予以修正,有时甚至会因此而萌发出新的构思。所以,我们必须明确,构思与构图在创作实践过程中有时是难以截然区分的。
三.掌握构图法则,整体经营画面
构图的基本法则,概括起来,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一幅画,包含着诸多的相互间对立的关系,如:形和意,主和次,虚和实,动和静,疏和密,大和小,曲和直,前和后,高和底等。这些关系,无一不是一对对的矛盾。构图的过程,就是处理矛盾、利用矛盾和统一矛盾的过程。这些对立的关系,一经被构组于画面里,就成了形意相依,主次相应,虚实相生,动静相衬,疏密相间,大小相成,前后相随,高低相倾的互相作用、相依相存的关系。可以说,构图的过程,也就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在绘画实践中具体运用的过程。而在同一个画面中,对景物选择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距离,所得的作品效果是不同的,其意境也是绝对不一样的。
我们在构思的基础上,应该胸有全局,利用各种“矛盾”和“不同”,并将那些较好的形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画面,并且这个画面视角怎样确定,各种形态要素如点、线、面怎样进行组织、运用等,都要经过多次的推敲和反复的思考,也就是说,在提笔正式作画之前,对自己的作品应有十分的把握。完成后的作品应能体现自己风格、特点、思想、意境。从而看出画面不是盲目地将一些形象和形态要素随便的进行胡乱地摆放,七拼八凑地弄到一起就算完事。这里要明确几个问题:
1.一幅画中必须有主体(但并不是指一个物体),围绕主体的部分形成画面的中心。画面只能有一个中心,但它不是以占据画面地位的大小而定,而是以选择什么题材,表达什么内容而定。
2.一般来说主体安置在画面中景,这样更易于主体突出、平稳。但有时为了某种需要,也可以在远或近景中安置主体,这是按需要而定,没有一定的公式。
3.风景画中包括了近、中、远三个层次,远景虚朦,近景可细微深入也可简略。为了能使中心突出,主体明确,必须有宾主之分。
4.面对繁多的自然景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必须选择重点纳入画面,合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