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后发展地方广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2)
2016-05-23 01:00
导读:首先,互联网和手机的用户数量庞大,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新媒体发展越来越趋于规范,对传统媒体构成了强大的挑战。传统媒体之所以有主流
首先,互联网和手机的用户数量庞大,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新媒体发展越来越趋于规范,对传统媒体构成了强大的挑战。传统媒体之所以有主流媒体之称,关键是信息发布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以往,网络媒体由于信息发布的随意性,公众对其可信度一直褒贬不一。近年来,各地加强了政府网站建设和新闻网建设,尤其是地市级的新闻网站往往由党委机关报主办,报网之间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权威性已大为增强。而手机媒体一直为人诟病的短信陷阱经过电信运营商的治理后,已有所好转。其点对点短信的集定向、及时、互动等多种传播特点于一身的优势,正得到越来越淋漓尽致的发挥。
第三,新媒体良好的互动性与伴随性,使广播失去了以往的“独门法宝”。广播与报纸、电视竞争,主要凭借的就是其强于二者的互动性和伴随性。但互联网、手机表现出的强大的互动性与伴随性已严重削弱了广播的这一相对优势。
4.中央、省级广播纷纷落地,挤压了后发展地方广播的生存空间
据赛立信公司2008年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国广播市场份额中,中央台约占1/8,省级电台占据了近1/3,其余的份额被市、县级地方电台所瓜分。地方广播虽然占有广播市场超过一半的份额,但除以全国数百家地方电台这个基数,再考虑到发达地方广播所占的比例,后发展地方广播的份额就十分窘迫了。
近年来,中央和省级广播媒体纷纷在各地方城市落地。由于中央、省级广播在政策解读的权威性、节目的整体水平、人员的素质和管理等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造成广播受众的内部分流明显,进一步挤压了后发展地方广播的生存空间。
5.后发展地方广播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后发展地方广播普遍规模较小,广告收入少,且多用于人员工资的发放和维持基本运行,用于技术改造和节目创新的资金有限。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薄弱的经济实力,使后发展地方广播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不足,不少高水平的主持人、记者转投其他媒体或发达地方广播媒体。人才缺乏导致节目创新力度不够,加上内部管理水平不高,造成不少后发展地方广播节目可听性不强,难以吸引受众和广告客户,大大限制了后发展地方广播的发展。
三、后发展地方广播摆脱困境的对策
1.摆脱弱势心态,树立发展信心。没有办得无奈的广播,只有无奈的广播人。经济因素虽是决定性的因素,但决不能忽视后发展地方广播人的主观能动性。后发展地方广播只要在认清困境的基础上,找到正确的发展方法,就可以改变目前“差生”的现状,变成“优等生”。
不少广播人尤其是后发展地方广播人经常讨论一个问题:“广播是否是一个弱势媒体”。其实,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表明了一种弱者心态,是对广播发展信心缺乏的表现。所以,后发展地方广播要摆脱目前的困境,首先必须树立起信心,走出弱者思维的阴影。翻看广播80余年的发展史,在历史的纵向维度中找寻规律,我们不难发现,广播的发展曲线犹如世间万物,呈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态势。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高潮和低潮阶段。后发展地方广播虽然大多数正处于低潮阶段,但必须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只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