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音乐的省思(初论)(2)
2016-07-16 01:04
导读:三、教会音乐教育的目的 目前在台湾学音乐的人口逐渐地增加,但讽刺的是国人的音乐素质似乎有低落的现象,此种低落现象同样出现在现今的教会中;
三、教会音乐教育的目的
目前在台湾学音乐的人口逐渐地增加,但讽刺的是国人的音乐素质似乎有低落的现象,此种低落现象同样出现在现今的教会中;如同前述提到教会信徒对于乐谱、简谱的认知,甚至某些信徒不知如何开口歌颂 神。流行性的福音诗歌确实让教会音乐更普及化,但若仅是一昧地使用,似乎有其盲点。不论何种的音乐风格,在使用时是否能够多加地考虑?对于信徒的造就性,不仅仅只是在唱诗歌的那一时刻,久而久之在学习的果效上,是否能帮助他们于认识音乐的面相上更加地宽广?一提到音乐教育,直接联想的就是音乐方面的课程,诸如乐理、读谱训练、司琴法等等。从理论到技巧性的学习,都需要经常不断地操练,透过日积月累的练习,将最好的呈现在 神的面前;音乐理论、分析的培养,是为了帮助我们解读抽象的音乐[10],使学习者不仅只凭感官、情感经验,更透过逻辑的思考,以理性的思维看待教会中使用的音乐,才能分辨其中的好坏或者问题所在;音乐的文脉关系,涵盖著个人的概念与经验,在教会中使用的音乐也不例外。概念性的素材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共识,才能得到众人的认同,经验性的素材是随著个人的体会而有所不同。人类的美感经验,因著成长背景的不同而变化,但若将概念性加入个人的经验性,产生共鸣的可能性便提高[11]。当我们在教会使用音乐敬拜 神时,更重要的是求主掌权及圣灵的运行,才能与信徒一同用音乐来敬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