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传统室内设计的意象之美(2)
2016-08-24 01:01
导读:二、“游目”与“游心”的意象之美 在中国古代,对于居住在建筑里的人来说,是非常注重对自身的修养和醒悟的,即常说的“修身”,修身是齐家治国
二、“游目”与“游心”的意象之美
在中国古代,对于居住在建筑里的人来说,是非常注重对自身的修养和醒悟的,即常说的“修身”,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第一步。而居室则是人们修身的重要场所。修身首先就是要端正思想和行为,《论语·子路》中说:“居处恭”,就是要求居室的装饰和布置与人一样保持始终如一的恭持状态;《中庸》中也说:“故君子慎其独也”,在个人独处时也不能
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李泽厚认为正统的居处要求要对情感展露经常采取克制、引导,自我调节的方针,即所谓的“以理节情,发乎情止乎礼仪”,这也就使生活中和艺术中的情感经常处于自我压抑的状态中。而作为生活环境的主要部分的住宅、宫殿正是按正统居住原则而设置的,具有严谨和克制的气氛,是压制个人情感的重要物质空间。也许正是因为常期居住在行动有据的礼仪之所的人有一张一弛的精神需要,就要求营造的室内空间能够适应游观的欣赏过程,要既能“游目”又能“游心”,并为观者在居住的过程中提供视觉内容,使人目之所及可观可赏,从而达到骋怀遣兴的目的。所以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要素非常细腻,除了满足人在其中的基本功能需要,如坐、卧、学习以外,专供视觉欣赏的要素极为讲究和优美。如结构构件上的彩绘、雕刻,门窗的细密棂格,墙壁上悬挂的字画,桌案上陈列的玩器古董、香炉、瓷器,卧室层层叠叠的帐幔、帘子。对家具的装饰则运用雕、嵌、描绘、剔彩等各种高超手艺。在色彩的运用上也较为丰富,黄、红、绿、蓝、青、白、赭都是对比强烈、醒目的组合。但整个色调都控制在暗暖色调之中,显得热情而不失稳重,丰富而沉稳典雅。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中国传统居室内的主旨和气氛很大一部分是由室内的匾额、对联、绘画、书法作品等文人艺术来点题和营造氛围及意境的。这些文人艺术与家具陈设一起组成室内设计的重要元素,通过命名、咏颂、楹联把文字和诗画组织到室内空间中去,显示主人温文尔雅之风韵,深化了文化意蕴、提高了室内之品位。其书法美、绘画美以及精工装裱的工艺美,也丰富了装饰效果,愉悦了人的心情,起到了“游目”“游心”之作用。例如,徽派建筑的室内装饰中就大量使用对联、楹联、字画、中堂及“三雕”,其中包含着为商之道、为人之道、持家之道,更像是告诫后人的“教科书”。主人往往将自己的人生追求、精神理念与审美情趣都融入这些室内装饰之中。中国传统室内在装饰与陈设要素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除了家具、绘画、雕刻、日用品、工艺品外,还有许多独特的要素,如书法、盆景、挂屏、博古架以及大量民间工艺品等,是其他国家没有或少有的,意在追求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境界和“游目”“游心”的空间意趣。例如,用书法装饰室内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从内容上讲,有抒发情感和志向、陶冶情操、实行教化的意义;从形式上讲,可从浓淡、轻重、缓急、虚实、节奏、韵律等方面供人欣赏,给人以启迪。在我国传统的室内设计中常常运用这些融入了大量文化符号的装饰元素来营造含蓄隽永、内蕴深厚的意象之美,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