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黑格尔“独创性”艺术观的批评与转化(2)
2016-08-25 01:23
导读:二、艺术家独创性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完美融合 按照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主体性,即为在理念统摄下的创作者的心灵精神之特性;客观性,是指对象的本
二、艺术家独创性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完美融合
按照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主体性,即为在理念统摄下的创作者的心灵精神之特性;客观性,是指对象的本质属性。为区别于纯然的客观存在,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客观性是这样的,即使艺术家得到灵感的那种真正的内容(意蕴)不能有丝毫部分仍保留在主体的内心里,而是要完全揭示出来;而揭示的方式是:所选内容(意蕴)的普遍的灵魂和实体既很明确,它的个别形象本身也很圆满,而整个作品所表现的形象应该是灵魂和实体灌注在里面的。在此基础上,黑格尔认为这种客观性和主体性的完全统一,即主体和对象两方面完全融合在一起,使得这两方面不再互相外在和对立,就是艺术家的独创性。
具体而言,第一,艺术家作为主体,是根据自身的心情和想象的内在生命去创造作品的本质和外相的。因此,黑格尔认为独创性应该是艺术家内心生活“自我外现”和作为创作主体内心深处的心灵显相的特性,它不应该含糊,模棱两可,而必须是实实在在、完完全全的外现和显相。第二,在对象中充分显现主体性必须合乎一定规律。因为主体赋予对象的是而且只是一种性质,这种性质要在对象中得以表现,就必须遵循对象本身显相的规律和原则。对此,黑格尔说:例如雕塑、建筑、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作为表现对象,它们各自的全部艺术构思方式和艺术处理的要求都不同。第三,独创性并不等同于“标新立异”。黑格尔承认艺术家独创性是艺术的独特魅力之所在,是与众不同的个性,但反对“标新立异”。黑格尔说:“认为独创性只产生稀奇古怪的东西,只是某一艺术家所特有而没有任何人能了解的东西。如果是这样,独创性就只是一种很坏的个别特性”[1]。还说: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人们通常认为,诙谐和幽默以及滑稽的创作是富于独创性的。其实不然,因为在它们的创作中,主体是自主的,是“孤立”的,他并不把自身以某种规律为依据融于对象之中,而是,“经常打断主题发展的合理进程,任意开头,任意进展,任意结局,把许多五花八门的诙谐和情感杂凑在一起”[1],因而是以个别特性存于对象中。所以,本质上主体和对象是分离的。可见,黑格尔是否定“标新立异”的。第四,真正的独创性不是故意隐藏深刻内容。黑格尔认为,在艺术实践(包括创作和欣赏)中,某些人认为,作品所表现的内容越深刻、越隐晦,越不便人们进行观照,就越体现艺术家的独创性,这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