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入世形势下中西部地区文化艺术的发展(2)
2016-09-24 01:00
导读:3.对文化价值的冲击和威胁 文化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可能产生的最为深远的影响不在于娱乐形式,而在于文化价值观方面的“输入”。这种影响将明显
3.对文化价值的冲击和威胁
文化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可能产生的最为深远的影响不在于娱乐形式,而在于文化价值观方面的“输入”。这种影响将明显存在于对文字和图像产品的消费中,也潜移默化地存在于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伦理和交往方式等等。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文知识将渗入日常生活消费,一项产品的物理形态日益变成某种消费概念乃至生活时尚的载体,当文化产业进入那些需要增加文化价值的行业(如时装设计、利用文化包装赋予产品以文化意义的做法)时,其影响便无所不在。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生存,将最终取决于在竞争和选择的环境中其文化创新的能力。
二﹑入世对中西部地区文化观念产生的冲击和影响
首先,入世对中西部地区的传统价值观念影响巨大。中西部地区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许多思想观念经过几百年来的积淀已经深入人心,在总体上,中西部地区的传统文化较之于沿海地区显得更为保守,创新性和现代性严重不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中国入世的影响,在客观上要求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经济的迅猛发展予以适应、接受和包容。
其次,入世影响并改变着中西部地区人们的生活观。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生命在于质量,而人的生命在于能力,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能力的社会。入世后,每个人都会尽可能地为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努力。
再次,入世对中西部地区大众文化观念存在影响。中西部地区的大众文化相对落后,民众对文化发展的认知程度不深,大众文化近百年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开拓意识不够,另一方面是文化传播渠道过于狭窄、封闭,大众文化是易受传媒引导的文化。入世后,随着文化传媒的开放,大众文化将发生蜕变。借助于影响巨大的纸传媒介和电子媒介,国外的思想、思维和大众文化将大量涌入,这对于国内长期以来的内容单调、乏味的图书、报纸、
期刊和信息封闭政策会产生强大的冲击。电子媒介的最大特点跨地域、跨国界、跨民族和跨文化,网络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文化世界,再加上来自世界的五彩缤纷的
音乐、艺术影视作品。中西部地区的大众文化将由单一走向多元,民众将从不假思索、被动接受转向理性思考,辩证接受。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中西部地区在入世形势下必须解决的几个观念上的问题
1.更新我们的资源观念
人们一提到资源,想到的首先就是石油、天然气或矿藏,这些大自然的恩赐固然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但是历来被人们称之为穷山恶水的原始山野、充满传说故事的龙潭虎穴、历史悠久的古老宅院、赏心悦目的民间歌舞、隆重盛大的民俗节日、琳琅满目的传统工艺等等,哪一样又何尝不是一种可资开发的潜在资源呢?与有形资源相比,这种无形的文化资源可能更具潜能,只要我们认真保护,科学开发,这里将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这方面,丽江、中甸、三江、石林都做了很好的范例,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但受到国内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有的还走进了世界艺术的殿堂,甚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已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