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西“美术”概念及术语比较(1)(3)

2016-10-14 01:03
导读:但是,大约就是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艺术”一词开始取代“美术”成为广义概念,而“美术”则从一个双重性概念变成了一个纯狭义的视觉艺术概念。

但是,大约就是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艺术”一词开始取代“美术”成为广义概念,而“美术”则从一个双重性概念变成了一个纯狭义的视觉艺术概念。换言之,“艺术”成为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等的总称,而美术则成为特指绘画、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的专门术语。例如,在1920年4月出版的第一期《美育》杂志“本志宣言”中,就出现了“艺术教育”一词。但最能说明问题是吴梦菲先生在《美育是什么?》(1920年)一文里就艺术和美术所作分类表。他说:“至于美育同美术艺术的区别,想起来大家都可以明白。不过我恐怕还有人要问美术究竟是什么?艺术究竟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说明起来,亦是非常繁杂……现在我只能把这两种,列一个最简单的分类表,请诸君看看。”在这个分类表中,艺术包括自由艺术与附庸艺术,前者由绘画雕刻(占空间)、音乐诗歌(占时间)和舞蹈戏剧(占两间)构成,后者包括附庸艺术……建筑园艺装饰(占空间);而美术则包括绘画、雕刻和建筑。此后,虽仍有以美术作为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诗歌、舞蹈等各类艺术之总称的现象,但它作为特指绘画、雕塑、建筑等视觉艺术的专门术语越来越流行,直至它最后完全变成一个纯视觉艺术概念。与此同时,广义的“美术”逐渐被“艺术”一词所取代。这一点在我国的相关学科分类上得到极为充分的体现。
在我国,独立的高等艺术教育机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综合性艺术院校;二是单科艺术院校。所谓综合性艺术院校,是指包括两门或两门以上艺术学科的学校,如南京艺术学院(最早包括美术、设计和音乐三个专业)、山东艺术学院和云南艺术学院等等;所谓单科艺术学院就是指某一个学科的学校,如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等。这种分类其实从一开始就存在。例如,成立于1918年的“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1921年,改称“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本科设中国画、西画和图案三个系。1925年,在闻一多等人的建议下,增设了音乐、戏剧两个系,又改校名为“北京艺术专门学校”(该校设西画、国画、图案、音乐、戏剧、雕塑等六个系)。美术就是指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和工艺等视觉艺术,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认识是如此的深入人心,就连专业人员都忘记了“美术”曾经是一个双重概念的事实。而且忘记的是如此干净彻底,以致在阅读蔡元培先生的著述时,经常会出现误读的现象,即把蔡元培笔下的“美术”理解为单纯的视觉艺术概念,即特指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视觉艺术。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综上所述,关于中国的“美术”一词的含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从“美术”所包含的艺术种类来说,它是一个单纯的视觉艺术概念;2从无所不包的(视觉艺术)范围来说,它是一个中性词汇,无西方原有的“高雅艺术”或“纯艺术”之含义;3、美术一词在中国更多的是一个行政管理意义上的学科概念。具体地说,它是一级学科“艺术学”的一个下属二级学科名称,相当于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
二、中西“美术”概念差异比较
如上所述,在中国“美术”一词作为英语fine art的对应概念及术语,迅速完成了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形成了上述的特定内涵。因此,汉语“美术”一词与英语fine art的原意是有区别和差异的,这些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从双重概念变成单一概念
在西方,“美术”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它是一个美学意义上的概念。作为各门类艺术的总称或统称,它不仅包括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视觉艺术,而且包括音乐(听觉艺术)和诗(语言艺术),有时还包括舞蹈(综合艺术);就其狭义而言,它是一个单纯的视觉艺术概念,特指绘画、雕塑和建筑。但在中国,“美术”由一个双重概念逐渐变成了一个狭义概念,成为一个单纯的视觉艺术概念,特指绘画、雕塑、建筑、书法和工艺等艺术。
当人们说汉语“美术”一词是西方舶来品时,通常都以英语fine art为其对应术语和概念。其实,fine art也不是英国“土生土长”的概念,而是法语beaux-arts的对应词。在17世纪后期的法国,beaux-arts、特别是省略两个词之间的连字符的beaux art,最初是作为意大利Arti del Disegno(迪塞诺艺术)的法语对应词,特指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视觉艺术。④ 但它不久便超越视觉艺术的范围,逐渐将音乐、舞蹈、诗歌等纳入beaux-arts(即“美术”或“美的艺术”)范畴,并最终使这一特指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视觉艺术的狭义概念,变成了一个泛指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语言艺术的广义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标志着西方现代艺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由于《百科全书》的声誉和权威,从而使这一体系最广泛地传播于全欧洲。从1750至1770年之间,“美的艺术”这一新的艺术分类体系在整个欧洲得以广泛而稳步的传播。到了18世纪末,在德国、英国和意大利几乎所有关于艺术的论述都在使用这一新的艺术分类体系,其不同语种的对应概念术语也随之出现。在意大利,beaux-arts的对应术语是belli-arti,在德国是sch·ne k ü nste,在英国是fine art。美国人同样也是在这一时期接受了这一新的艺术分类体系及其概念。但是,值得特别强调和说明的是,在英国,作为beaux-arts的对应概念性术语fine art再次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英国,法语beaux-arts这一对应概念是fine art。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较之beaux-arts概念fine art产生了一些变化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涵。首先是词形方面的变化,即不知具体是从何时起修饰词fine被省略而以第一个字母大写的Art取代之。当代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Raym ond Williams)在他的《关键词》(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中关于“艺术”条目是这样写的:“具有抽象概念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的Art有其内在广泛的原理、原则,但却很难说定它是哪一个时期出现的。18世纪时的Art定义与用法不尽相同,但19世纪时这些定义与用法都被接纳,因而使Art的定义更为广泛……1815年诗人华兹华斯写信给画家海顿说:‘我们的职业、我们的朋友与我们创造性的艺术(Art)是高尚的。’”[6] 从这段文字来看,华兹华斯的Art实际上就是法国“beaux-arts”,也就是美学意义上的“艺术”概念,即一个囊括语言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综合艺术的广义艺术概念。其次是词义方面的变化。所谓“词义变化”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指英语fine art由作为beaux-arts的单纯的广义艺术概念变成了一个双重性艺术概念,即作为广义的艺术概念,除了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视觉艺术之外,它还包括语言、听觉等其他门类的艺术;但作为狭义的视觉艺术概念,它仅指绘画、雕塑、素描和建筑等造型艺术。
上一篇:浅析传统木雕花板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