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动画基础教程——动画人的生存手册》读后(2)
2016-10-31 01:00
导读:我们要想画好动画就要多去思考,“应花上几天的时间思考,我们应该厚积而薄发,沉思到最后一分钟然后再跳进创意的海洋。”我们不仅应该多去思考,
我们要想画好动画就要多去思考,“应花上几天的时间思考,我们应该厚积而薄发,沉思到最后一分钟然后再跳进创意的海洋。”我们不仅应该多去思考,还应该多去积累丰富的知识。动画是一个表现综合能力的职业,它包含了很多,因此我们更应该全面地发展。比如我喜欢的一个漫画家,她大学主修的是
心理学,正因为此,她笔下的人物心理被塑造得非常出色,故事里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理战也描绘得异常生动,并且她不仅对笔下人物的心理掌握的很好,故事结构也拿捏得很出色,还可以了解到读者的心理,从而创造出生动逼真的角色。这些都是她积累的心理学知识的成果。所以我们也要尽可能地拓宽知识面,增长各种见识。
至于捷径这个问题,我们往往都想要找到画动画的捷径,其实“走漫漫长路就是走捷径”,就像书上说的那样“我们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自作聪明,以为走了捷径,而一旦出现什么差错,我们得花更长的时间去修改”。也许这条“捷径'并不好走,但是这才是正确的道路。无论怎样我们都是为了今天能够坐在这里而付出过汗水的,所以现在决不能松懈,考上大学不是终结而是开始,即使学习是艰苦的,画画是劳累的,我们也要勤奋地学习。我们要走艰辛的“漫漫长路”,而不可能坐享其成。但是我们这些刚刚接触动画学习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刚刚考上大学的血气方刚的学生们,往往都急着想要画出自己的动画。我们刚刚接触了”语数外“之外的科目、我们刚刚初尝了制作短片动画的兴奋便觉得翅膀硬了,整天和别人大谈要如何获得动画最佳技巧、如何挥洒我们的热情、要如何振兴中国动画。我们都太着急,就好像我们马上就能自导自演一部长篇大作一般,整天就觉得自己很拽,其实我们都是笨蛋,还没有完全清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这四年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到底要怎么作。是自命不凡的寻找捷径还是塌下心把全部激情转换为学习枯燥知识的动力。书上这样说过“我发现更快的工作方式其实就是一心一意的去画,而且因为我们脚踏实地,所以工作更有乐趣”。我们就要这样一心一意地去学习、一心一意地去创作。把对创作动画的渴望转化为脚踏实地的动力。捷径就是一心一意的学习,脚踏实地的创作。为此,我们更应该塌下心来学习我们现在该学的。不管是文化课还是素描基础,既然是逃不掉的,既然都是必须去面对的,既然那都是必须迈过去的,就应该去一心一意的对待。没有这些积淀就无法画好动画。心急地寻找捷径只会让我们绕一圈子再回到起点。我们还有好漫长好漫长的学习道路,我们只有走过“漫漫长路”,才能取到“真经”,得到最后的成功。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关于书中的图,粗略地翻翻这本书会发现很多图都是在讲解走路的,因为画好走路真的很重要。书上说“要学习的第一件事就是行走。研究各种各样的行走姿势,因为走路差不多是最难画准确的”,的确如此,以前一直认为画走路应该是件极其简单的事,甚至可以交给外行来办,现在再想想这样的想法是多么地可笑。记得有次讲座老师拿学生画的走路练习放映,画成什么样的都有。等到我们Flash里的走路练习的时候也是,简单的火柴小人都走得很别扭,要调整很久,更不要提带上性格的走路了。简单地算了一下,这本书上关于讲解走路的地方就有至少100页,可想而知这一简单运动背后的不简单,和它所包含的知识。 这本书还讲了很多我们不怎么注意的小细节,比如书中讲解了脚后跟在研究走路中的重要性、人在转动头的时候经常会眨眼等等,而这些小细节却经常是被我们忽略而容易出错的地方。因此我们要注意细节。
同时这本书还让我感受到了动画的神奇。比如书中的那个为一个由高兴转为忧伤表情的两张原画增加一张中间画,书上就列举了23中不同的中间画表情,每一种都表现出了不同的感觉,非常神奇。还有同样是在两张走路的原画中加入各种不同的中间画,使得那些走法充满了性格,表现出了各种滑稽的走法,非常生动有趣。记得陆胜章老师在一节课中的最后总结为什么我们要画动画时说过“动画,太好玩啦!”是的,其实我们想要看动画、想要画动画,这些的出发点都仅仅是动画太有意思了,因为它只需要一支笔就能让人们看到那些丰富多彩的可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