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湘西苗族妇女服饰的巫术精神特征(2)
2017-01-14 01:05
导读:2. 鬼神信仰 湘西苗族信仰的鬼神众多,古有“36堂神,72堂鬼”之说。这些鬼神是与死亡、阴魂、族源、生存相关联的,是一种和苗族成员真实生活融为一
2. 鬼神信仰
湘西苗族信仰的鬼神众多,古有“36堂神,72堂鬼”之说。这些鬼神是与死亡、阴魂、族源、生存相关联的,是一种和苗族成员真实生活融为一体的象征符号,具体表现为一些超度、祈祷及禁忌等行为,而且同现实世界的实用需求有关。另一方面,由于苗族文化的“无字”特征,无法用文字语言来表达这种生活情感,所以其服饰中的鬼神符号,充当了意识形态方面的角色。这些鬼神符号是一切事物的灵魂,一草一木,甚至一个蜘蛛,都是精灵,具有超人的意念力量。通过刺绣、蜡染、银饰造型图案,小鬼小神遍布在人的衣服上,监察人的言行,从而体现了巫术的意志。
3. 神话传说
在湘西苗族服饰图案中,由神话传说故事演绎而来的形态不胜枚举。以神话化的历史故事为题材,用线条语言、色彩效果宣扬族源、迁徙、战争及部落生活的图案有“骏马飞渡”、“江河波涛”、“山川”、“城池”等。以巫术化的神话故事表达现实人间情感和意愿的图案有“女巫驭狮”、“蝴蝶妈妈”、“姜央变月亮”、“人头蝴蝶”、“人头龙”等。这些作品把巫术意味和现实精神融入其中,表现出浓郁的传统色彩。巫术化的人物传说故事,则带有鲜明的世俗格调,如“龙船节”、“桥神”、“寨神”等图案。这些巫术神话故事图案,一方面表现了苗家人生活中巫术精神无处不在,另一方面表达了苗族社会的平等社会关系,是苗族生息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复写本。
三、湘西苗族妇女服饰的巫术精神特征
从巫术精神的起源中可以看出,湘西苗族妇女服饰是苗家世俗化的巫术礼仪。没有巫术,苗家妇女服饰不会如此丰富多彩。一方面苗族妇女服饰体系中,绝大部分造型、图案完全可视为不同形式的巫术礼仪; 另一方面,则可看作鬼神观念的符号载体,即沟通鬼神的主要媒介。因此,苗族妇女服饰具有如下巫术特征: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1. 符号性
服饰毕竟不等同于巫术,苗族妇女服饰中巫术形象的思想内涵,有其巫术的特征,但并不完全是巫术性的或社会性的,而是由巫术形象、创作者的意念和图案形象所包含的生活意义三方面构成的。苗族妇女在服饰图案的构思创作中,发挥聪明才智,大胆地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通过极富想象力的艺术处理,把现实和想象完美地结合,创造了各种各样不合理但又合乎情感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是巫术精神最明了的反映。因而,服饰中的巫术世界是艺术化的巫术符号世界,它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