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活化关注与艺术性表达(2)
2017-01-26 01:07
导读:三、对装饰艺术设计教学的重新思考 1.装饰艺术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对各种不同的装饰设计的实践事例和现象世界的分析方式来进行,从表现对
三、对装饰艺术设计教学的重新思考
1.装饰艺术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对各种不同的装饰设计的实践事例和现象世界的分析方式来进行,从表现对象、表现技巧、材料质地色彩运用、构成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讲解。 装饰设计其实是很宽泛的概念,教学的目标定位也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模式,虽然有很多教材及现有的教学成果可以作些参考,但如果一来就给学生讲成套的概念、规律、理论是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何况也没有任何一套的装饰艺术理论,可以完全概括所有装饰艺术的多样的、生动的表现形式。 “现代装饰教学不是一种师长传递,教学的目的不是传授固定的、稳定的、抽象的,一劳永逸的装饰艺术和技术,而是通过列举,分析不同的装饰艺术的实践事例,改变学生的思维,开阔眼界,激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探寻和创造。”四川美院的朱小禾老师在他的装饰艺术教学笔记上写道:“什么是现代装饰艺术,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只能列举装饰艺术的经验事例,而不能用理论原理来回答……对任何理论和形式原理的怀疑、迷惘、困惑是有益的,这能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装饰艺术理论方法都是个别的、局部的、暂时意义上的,这会使学生抛弃任何种类的教条主义,抛弃想获取一劳永逸的、稳定的装饰艺术知识和技艺术的不切实际的奢望。对学到稳定、普遍的装饰艺术知识和技术的失望会造成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会形成积极性的源泉,会刺激学生去主动探寻、实验装饰艺术理念和技术。”可见,让学生见到实践事例是装饰设计艺术教学的关键环节。
2.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的装饰艺术的实践事例和现象世界,自己去发现感兴趣的“话题”,进而学会去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自己最感兴趣的材料和表现技法,并试着努力去表达自己的这种关注。 几乎所有的伟大的艺术作品的产生、所有伟大的创造,都是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对生活的真情体验。即使是基础教学,不应只是机械的、教条的。要教会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热爱现实世界、体会现实情感,然后产生表现它们的愿望,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既不能在脱离现实生活场景、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凭空想象,无病呻吟,也不能把已有的图像符号任意切取、胡乱拼凑。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3.引导学生学会切实地、深入地关注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试图从现实生活中去挖掘“素材”,并选取自己最有效的表达方式。或许,这才是创造力培养的正确方式,我们的创造才会有永不枯竭的源泉;否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就只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