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毕业生大多是80后、90后的青年,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没经历过挫折,都是一帆风顺的从学校毕业出来,难免会心高气傲、眼高手低,而酒店又是一繁重、细致的工作,每一处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大的事故,所以迎难而上
不畏艰难是毕业生必须培养的心理素质。
3)确定从零开始、从基层做起的理念。酒店是一个注重实践的场所,每一个大学生不管之前学了多少知识,进了酒店就必须放下大学生的架子,一切多头学习。这样才能会以后的长久的发展。
三、旅游院校的建议
对于旅游院校而严,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饭店需求的大学生,有以下三点建议:
1)加强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旅游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这是整个旅游教育界的共识。旅游学科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旅游高等院校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但现在绝大多数旅游高等院校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采取的教学基本上是纯理论性的模式,从书本到书本。即使是有实习,也迫于统一教学计划的压力,时间比较短,多数学校只有2、3个月的时间甚至更短,而且缺乏整体上的设计与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的弱化,导致学生对实践缺乏一种感性认识,直至到行业企业面试、就业时,才发现与行业的老员工、管理者没有共同语言,沟通存在很大障碍。
其实,通过设计,实践教学可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不仅仅只是终结的实习这一环节。比如教师在讲授某一门课程时,除教材上的内容外,可以从反映即时信息的报刊上选取有典型意义的报道、文章、案例等,到课堂上进行讲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与实践结合更紧密,而不是只在图书馆就可以完成的作业,比如讲服务时也对两家饭店、酒楼或公园进行比较,作业可以分组展开,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学校要利用学生寒暑假返乡之际,给学生出一些调研题目,要求写调研报告,并对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以上内容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并加大份量。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与业界的交流活动,或把学生送到行业企业参与一些重大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对行业企业的了解。另外,学校还应定期地从业界请一些成功人士或管理者到学校做讲座,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也可以从行业请一些有思想的基层员工或毕业时间不长的校友到学校交流经验。另外,有的课程某些章节的教学也可以尝试走出校门,把教室搬到企业,对学生的传统观念形成强烈的冲击。
2)加强养成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专业意识
养成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事,大学则是其中最关键的阶段。国外的旅游高等院校对养成教育都非常重视,其中以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表现最为突出。比如该校校园就是按照酒店的模式设计的,其模拟实验设施的运营管理也按酒店的要求进行。更重要的是,其实习设施和用品的质量也是按照社会上高档次酒店的标准确定的。而反观国内旅游院校的模拟设施,不仅质量不行,而且完好程度和清洁程度也较差。试想学生经常用这样的设施来实习模拟,他会有高档次的眼光吗!恐怕在他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都会形成“差一点也没关系”的思维惯性。
另外,学生能否树立牢固的专业意识,是否热爱酒店,除社会影响外,学校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一点上,学校可以从三个方面予以强化:首先是要求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即使是不能发自内心的喜欢,也不要在课堂教学甚至与学生的交流中表露出来。因为如果教师瞧不起酒店,对酒店职业不屑的话,其所培养的学生必然对酒店也不会有什么好感。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灌输“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观念,要让学生明白,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化发展,大学生做服务工作,并不是什么大材小用,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职业都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只不过是服务的对象不同而已。再次,学校要多用成功的例子来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对酒店的认同感。酒店业缺人才是不争的事实,但酒店业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人才,愿意从基层干起的人才。要知道,旅游酒店教育实施以来,专业学生到其他行业就业的不少,但能成功做到较高职位的却少之又少。相反,在酒店,只要能熬过头几年,大学生到最后都能做到总监甚至总经理的位置上。比如,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早些年的毕业生,只要在饭店能坚持下来的,现在基本上都成为了四、五星级饭店总经理级的人物,有的甚至是国际著名的酒店管理集团管理的饭店的总经理。这说明在职业发展的历程中,前期吃不了苦,后面的发展就必然会受到制约。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该如何平衡,应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
四、加强特色教育,帮助学生打造独有的就业竞争力
现在旅游高等院校由于受专业目录的限制,本科全部为旅游管理专业,导致各个学校培养目标雷同,教学内容雷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差异不大,使得学生在选择职业和就业的过程中缺乏独有的竞争力。其实,各个高等院校应该发挥所依托的学院(系)或原有专业及学科的优势,挖掘特色,走差异化培养的路子。比如,依托外语可以重点打造培养高层次的接待人才;依托营销与策划学科,可以加强酒店营销部、公关部等内容的教学;依托生态旅游学,可以在酒店环境保护等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等。
从现实的情况看,当一个地区旅游高等教育的同质性越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困难就越大,尤其是那些非名牌学校。因此,各个学校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同时,积极打造自身的品牌课程和特色课程,增强学生就业中的独特“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