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2)
2013-09-18 01:27
导读:(4)进步经营治理职员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技能 目前,生态旅游经营治理职员素质不高,但在大量引进高层专业人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有关经营治理职员进行
(4)进步经营治理职员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技能
目前,生态旅游经营治理职员素质不高,但在大量引进高层专业人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有关经营治理职员进行短期
培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特别是要进步导游职员的生态素养,使他们在旅游中起到引导与示范作用。
(5)加强生态监测,建立治理信息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基本保存完好,受污染程度较轻,发展旅游业或多或少的会给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在湿地旅游区内,特别是自然保护区内,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不断地分析和猜测,发现题目,及时解决与补救,确保生态旅游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结论
湿地旅游伴随着生态旅游的***正在兴起,目前我国拟建和己建的大型湿地公园和旅游区有20多处,可见湿地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远景。对于以自然资源—海滨湿地为基础而展开的海滨湿地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就具有环境保护的色彩,因此,本文以生态旅游和生态安全理论为指导,对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发保护进行分析。
通过对江苏海滨旅游开发条件和海滨湿地资源的评价,可以得出结论:江苏海滨地区区位、经济背景良好,海滨湿地旅游资源丰富,其保存的完好程度和生物多样性等多项指标在国内海滨湿地资源中首屈一指,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该区开发时间较短,资金有限,加之湿地旅游开发刚刚起步,因此在开发上选择以海滨湿地观光旅游为主,集中气力开发级别较高的湿地旅游资源,其他作为后备景点培育,同时将社区参与环境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1]陈君,江苏淤泥质海岸湿地旅游开发的初探[J].资源产业,2000 (9).
[2]童春富、陆健健等,湿地功能及生态经济价值评估研究.生态经济,2002 (11).
[3]左伟等,区域生态安全
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