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打造昆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极的思考(1)(3)

2013-10-01 01:13
导读:要改变目前旅游开发的一元化就要实现格尔木旅游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有机整合。从广度看,要改变资源组合广度狭窄的局面,切实把自然景观、人文景

  要改变目前旅游开发的一元化就要实现格尔木旅游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有机整合。从广度看,要改变资源组合广度狭窄的局面,切实把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机组合起来。从深度看,要切实改善资源组合,增强旅游项目的内涵,增强各个旅游产品的刺激性、娱乐性、教育性和参与性。实现旅游精品战略,大众旅游与高价旅游并举,突出尽品高价旅游。着力打造着名度大、特色性强、进进性好、逗留期长、回头率高的旅游产品,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多项旅游内容的特色旅游热线。做到以精品、尽品带动普品。终极形成观光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以增强吸引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进步游客消费水平。
  3.树立创新务实观念
  目前,以昆仑文化为依托的旅游产业的开发已经初见成效。但是,目前应当反对两种错误的观念:一是由于格尔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计划经济思想影响大。因此,存在着依靠政府的思想。二是对市场失灵题目熟悉不清,存在着盲目市场化思想。为此,应当坚持走市场化道路的同时,探索以昆仑文化为依托的旅游产业市场化发展特殊路径,综合运用政府职能及市场机制,解决旅游市场的市场失灵题目,促进其快速发展。由于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思想的影响,格尔木地区极易在“旅游扶贫”的名义下放任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进而造成地区经济“资源空心化”现象。因此,在开发中,应树立创新务实的新观念。特别夸大对开发对象的选择,开发程度的控制及开发过程的监视,以防止旅游开发中出现对象错位和程度失控现象。
  4.面向市场实现制度创新
  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进步格尔木旅游企业的科学治理水平。建立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解决格尔木旅游企业及旅游企业团体中依然存在的“领导一言堂”、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增值缓慢等传统弊病。进一步打破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建立高效的旅***业治理体制。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业要实现高效持续的协调发展必须依靠于高效的治理部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规范、指导和控制。这就要求治理部分承担相应的职责,改变治理职能扭曲的现实状况。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在资源配置方面,要进步可持续性、均衡性和集中度,实现旅游资源的区位上风互补和产业间优化配置。就要政府退出资源配置者的主导地位,而运用市场手段进行资源配置;在产业治理方面,格尔木各级旅游主管部分应通过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提供信息引导,编制行政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协调针对旅游产业的各种行政、法律和经济治理手段的实施,来保证旅游经济活动非政府主管部分的“过多干预”,而是政府部分应当行使自身应有的产业治理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格尔木地区旅游产业治理体制的创新是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条件条件。
  5.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格尔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是当务之急。为此,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式:一是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进,一方面可以包括旅游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拉动内需,加速格尔木经济增长。二是可以采用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方式,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向社会全面开放,吸引社会资金进进。三是向外资进进格尔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进。为此,格尔木地区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工具的创新(如发行旅游建设债券、旅游企业债券、旅游建设投资基金等)和融资方式的改进等是首先应采取的举措。
  参考文献:
  [1]视觉青海 .http://www.visionqh.com/DL/zrdl/17.htm
  [2]王伟章:走进昆仑文化[J].雪莲,2005年,1(30):91-96.
  [3]贺继宏:昆仑文化之研究[J].新疆地方志,2004, 1(1):7-11.
  [4]格尔木市发展战略(初稿).http://www.gem.gov.cn/115/ 2006-04-27
上一篇:昆明市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探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