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1)(2)
2013-10-18 01:09
导读:三、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题目和障碍,现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可持
三、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题目和障碍,现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对旅游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治理。针对目前我国旅游城市存在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题目的多元性,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方法:
1.对于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源的方法。由机动车辆尾气所造成的污染,可采用安装净化气装置的措施。位于上风向的污染企业一定要责令搬迁或封闭。
2.对于噪音污染,主要采取时空上调配和限制的方法。时间上,在人们午休和夜休期间,建筑施工及其它噪音较大的工作应尽量停止;空间上,城市功能分区应明确化,噪音分贝量大的交通站、娱乐区应与行政办公、文化区、居民区分开,使噪音分贝量降低到国家规定的各种功能区标准。
3.城市中水体污染大多为河流污染,因其活动性,污染的治理重点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湖泊的治理应坚持“谁污染谁出钱治理”的原则,并出立相应的法规条例,将现有污染的治理落到实处,并限制新的污染出现。
4.对于垃圾污染,更多的是采取宣传和强制的治理措施。
(二)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进步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我们应该树立起环境质量意识,熟悉到环境质量的优劣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进步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并且要树立环境首先意识,为全人类及其后代保护好环境,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另外还要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让人类贴进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相处。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三)完善旅游资源治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应尽快改变旅游企业中政企不分的现状,取消旅游企业与景区治理部分之间的人事交叉,公司主管与政府官员应各司其职。另外,应建立尽可能完善的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和景区资源治理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我国旅游资源的治理真正走上规范化、理性化的道路。
针对个别时期,个别景区游客量过多的状况,景区主管部分应留意适当限制售票量;同时,开发增设新的景点、卖点(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条件下),以分散游客量,使旅游资源在其所能承受的限度内接待参观游客。
(四)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资源开发需要各级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合作,因此,国家应建立全国性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相应的治理法规,以指导和协调旅游资源开发,约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把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效应减小到最低限度。同时,政府还应积极组织培养环境资源市场,更多地采取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税、押金制度、排污交易制度等经济手段,通过客观财政和金融措施对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活动的或是那些能够产生正的外部性活动者提供支持,包括各种优惠贷款、赠款、补贴以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基金等形式,使旅游环境题目解决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之中。
总之,旅游业已不再是人们所说的“无烟产业”,它也同样会影响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无论从生态方面考虑,还是从经济方面考虑,我们都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为促进环境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