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纵横谈(1)(3)
2013-11-21 01:02
导读:旅游美学与艺术美学关系密切,绘画美学、书法美学、 音乐 美学和建筑美学等等学科都和旅游美学有多边沿、多渗透的关系。一个称职的旅游工作者,不
旅游美学与艺术美学关系密切,绘画美学、书法美学、
音乐 美学和建筑美学等等学科都和旅游美学有多边沿、多渗透的关系。一个称职的旅游工作者,不可不对此有较深的理解。为此,旅游院校必须加强艺术欣赏教学,所有短视的做法,都是分歧时宜的。
关于进步旅游工作职员自我审美修养和形象设计,也是旅游美学不可忽视和研究的课题。而且是极其重要的方面,由于它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属于社会美的范畴。我们必须加以切实的重视。
心灵美是一切美的核心。也就是善。西方美学家对美即善的说法颇多。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宣称:“美、节奏好、***,都由于心灵的聪明和善良”。亚里斯多德曾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由于它是善”。孔子也曾提倡美与善并举。他说:“尽美矣,也尽善也”。就善而言,它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行为的道德规范。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假如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就那善就美,否则就恶就丑。具体的说要爱国、正直、老实、真诚而热情,不做有辱国格、人格之事,做到“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是中国人民传统的美德。也是我们共同的道德规范。
“诚于中而形于外”、“外秀而内美”。旅游工作者是美的使者,故有必要重视自身形象设计。言谈、举止、仪表、仪容、礼节、礼节和风度等等都要达到美的要求。
素有“礼节之邦”和“衣冠王国”之称的中华民族,历史夸大“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做到“量文体衣”、“修短合度”,创造了高度的衣饰文明。关于仪表美。这里涉及人的形体美、衣饰美与发型美的有机结合。应是比例匀称、发育正常的健康美,而不是追求纹身束胸的病态美。“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人的衣饰美要求衣饰得体,***,进时。做到端庄、整洁、大方。不必追求奇装异服,有失礼容。发型要根据职业特点设计,基调是活泼开朗,朝气蓬勃,干净爽利。不必追求奇异怪异,披头散发。给人累赘拖沓之感。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语言美的基本要求是,正确精炼,言调动听,热情亲切,文明礼貌,若能稍带一点幽默风趣更佳。
谈到风度美,那是更高层次的美学追求。它既反映人的外表,又包含人的内在品质;既表现人的外貌、举止、仪表、仪态,也表现人的思想、精神、学识、修养、性格和气质。所谓风度美也就是人的人格气力之美。是人的外表与内在高度同一的综合表现。我们说某人风度好,决不是仅仅是指他的外表,而是内外结合起来作出评价。大略的说,应该是坚定庄重,高雅大方,潇潇洒俗,不卑不亢。在旅游接待工作中,特别要克服崇洋媚外的心态,给人以质朴美好的印象。
古人云:“人咸知饰其容而不知修其性”,就是说人们往往只留意外表的修饰,而忽视内心修养的自我完善。这确是人们的通病。离开了人的内在美,不论他外表如何漂亮,只能是徒有其表,根本谈不上美。对于旅游接待职员来说,根本不可能做到美的服务和优质文明服务了。
记得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常厌恶他漂亮的外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指出:“唯有心灵能使人高贵,自命高贵而没有高贵心灵的人,都象一块淤泥!”“人不是美丽了才可爱,而是可爱了才美丽!”诚哉!斯言。
综上所述,旅游业确是一种美好的事业。美学历来与旅游有着不解之缘。而旅游也离不开美学的指导。
旅游学的神圣使命是告诉人们如何按照美的 规律 往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和利用旅游景观,提供美的服务,增添美的魅力,使客人在旅游审美活动中心情愉快、精神愉快、获取丰富的美的享受,留下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