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农家乐旅游的SWOT分析(2)
2014-03-14 01:00
导读:2004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强化了对包括都市生态游在内的政策支持,明确提出把旅
2004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强化了对包括都市生态游在内的政策支持,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同时,市旅游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已经过市政府审批出台,规划提出,将在未来5年内,采取五种模式打造“一城三翼”的旅游农业体系,使其成为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省级旅游农业发展规划。在对农家乐的支持方面,市商委编制的《关于促进农家乐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重庆市将在5年内,新增200家星级农家乐。5年内,重庆市将新增加10个农家乐成片区域,新增星级农家乐200家,新增的农家乐将同一外观、同一风格进行建设。2006年,重庆将集中打造南岸区南山镇的石牛片区、九龙坡区白市驿镇的高峰寺村和清和村、渝北区玉峰山村三个示范片区的农家乐,往农家乐住宿旅游将更舒适。根据《意见》,“十一五”期间,除渝中区外,主城区和区域性中心城市,都要规划发展2—3个农家乐成片区域。
三、题目分析
1.对区农家乐资源缺乏宣传和包装,农家乐旅游同质化严重,没有形成差别上风
长期以来,渝北区对辖区内的农家乐旅游资源缺乏系统性的宣传和包装,在主城区甚至渝北的交通要道和商贸中心圈,很少见到宣传渝北区农家乐旅游的广告牌。在对本区旅游产业的宣传上,区财政投进也着重的是对统景、张关的倾斜,而对农家乐旅游的总体宣传还做得不够。其次,渝北区大部分农家乐的发展水平还是停留在吃饭、喝茶、打牌为主的低层次发展水平阶段。而在农家乐发展得较好的南岸、九龙坡甚至是沙坪坝区,都分别提出了发展农家乐的一系列方案。南岸区更是在90年代就投巨资建成了南山旅游公路,为农家乐的发展提供便利。同时又大力支持都市生态农业的发展,积极选择了具有“短、平、快”性质的花木、优质水果、观赏鱼和休闲度假四大产业为重点扶持的都市现代农业支柱产业。而九龙坡区在早1997年分析了自己的区位、区情后,在全市率先提出发展都市农业,并将经济效益高、污染小的花卉、水果、蔬菜、农产品加工及市场流通、生态旅游业定为都市农业发展的五大支柱.其中南岸区农家乐的发展使之很快成为主城甚至是大重庆农家乐的名片,其着名度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的农家乐。
大学排名
2.农家乐自身治理混乱
渝北区农家乐发展总体比较低级,除了经营模式比较低级外,经营治理水平也比较低。主要表现为:(1)家族式治理,分工不明确。渝北农家乐大部分都是以户为单位的家族式治理,由于个体经营的分散性,使农家乐治理缺乏公道和明确的分工。农家乐的经营过程中往往是一个老板集经营者、治理者多个职务,其他的工作职员更是一人多岗、身兼数职。这就造成农家乐治理混乱,在财务、采购及预算方面缺乏科学的统计和规划;(2)从业职员素质偏低.农家乐的从业职员大多由当地的农民组成,缺乏的必要的
培训,服务程序不规范,由于农家乐是一种寄托在小农经济环境中的第三产业,服务质量在农家乐的经营过程中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由于来农家乐休闲观光的大部分都是城里的人,他们服务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农家乐经营户在发展过程中不应该忽视这方面的题目;(3)农家规划和配套设施有待改进.很多地方农家乐发展缺少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对排污,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考虑,在农家乐发展扩大过程中造成了诸多不便。甚至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环境,破坏了当地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