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旅游区线路创新研究(2)
2014-03-25 01:09
导读:二、集美旅游线路创新设计的原则和思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设计科学的集美旅游线路,才能有利于集美旅游景区之间
二、集美旅游线路创新设计的原则和思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设计科学的集美旅游线路,才能有利于集美旅游景区之间的优势互补,才能提升集美景区的竞争力。
(一)集美旅游线路设计原则
在设计集美旅游线路时,应同时考虑到游客和旅游经营者两个方面。首先,设计的新型线路应该有利于满足游客的旅游愿望;其次,设计的新型线路应便于旅游经营者对旅游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产生最优的旅游效益。因此,集美旅游线路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1、突出主题,特色鲜明。集美旅游线路所串联的景区、景点,既要各具特色,又要共同烘托一个主题特色。如果是一般观光旅游线路,应该尽量安排丰富多彩的游览项目,让游客尽可能多地参观集美街道两旁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旅游线路起迄点之间安排紧扣主题、旅游内容丰富、交通组织便利的旅游项目,则效果会更佳。如果是专项旅游线路,则应该根据所确定的专题组织景点和活动内容,做到合理选择、大胆取舍,处理好主辅关系,以突出主题。 2、以老带新,整体推介。首先,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资源特点,克服景点之间的制约作用,增强互补作用;其次,应该注意冷热景点兼顾,避免“热点”人满为患;再次,不断开拓新景点、新线路,通过扶植尽快使“冷”点变“热”起来,使整个区域旅游平衡发展;最后,要兼顾自然旅游资源季节性出现的景观和旅游需求的季节性变化。
3、发展创新,追求品质。通过调查研究,及时了解集美区开发建设动态,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喜好和偏爱模式,适时推出新的旅游线路和项目。唯有如此,旅游线路反映的项目和内容才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持久生命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集美旅游线路创新设计思路
根据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现在推出以下集美旅游线路创新的设想:
A线(嘉庚路→鳌园路→浔江路→集岑路→石鼓路):游客可以在集美学村停车场下车,参观集美东部的陈嘉庚纪念地,通过集美学村同集路旧城改造后形成的旅游购物步行街区,最后来到西部的旅游餐饮娱乐中心;同时,景区可以利用渡船把集美学村同园博园景区联系在一起,吸引游客参观园博园景区。
B线(银江路→集源路→浔江路→鳌园路→嘉庚路→石鼓路):游客可以从同集路进入陈嘉庚纪念馆停车场,参观陈嘉庚纪念地各景点以及旧城改造后建立的新旅游商城,最后到未来的旅游餐饮娱乐中心,亦可在轮渡码头乘船,参观园博园景区。
C线(嘉庚路→浔江路→集岑路→石鼓路):选择该线路的游客可以从学村门口停车场下车进入集美学村,参观陈嘉庚纪念地各景点、集美大社民居、旧城改造出的新旅游商城,最后可以沿集杏海堤参观园博园。
以上线路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以同集路为轴线的东西两侧的集美旅游区最主要的景点,即集美学村的陈嘉庚纪念地、园博园景点。同时,也考虑到充分利用两个景点中的集旅游餐饮、购物休闲、停车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通过轮渡码头用船(如A、B线)或公路汽车(如C线)把相关景点联系起来,以达到丰富集美旅游资源、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增加游客旅游消费、整合新老景点的目的。
此外在设计旅游线路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选择合适的停车场地点。调查显示,来集美旅游的游客以大批的团队进出为主(见图1)。例如,参加旅行社团队游的游客总数占集美游客总人数的64.11%;而自助游的散客则相对教少。因此,为了提高旅游团队车辆及大批人流的可进入性,应该认真考虑停车场的地点选择和规模的设置,可在陈嘉庚纪念馆、园博园、龙舟池和旧城改造后建成的新旅游商城处设置大型停车场,以满足旅游景区发展的要求。二是选择合适的景区内交通工具。根据集美景区的历史及现状特点,为保护集美学村的独特风貌,在保留现有的一些石板路的基础上,应该通过选择三轮摩托车、人力三轮车等方便的交通工具,解决道路狭窄、游客在景区沿途步行距离大的问题。因此,可以考虑在A线(陈嘉庚纪念馆→嘉庚公园→集美学村→新旅游商城)、B线(陈嘉庚先生故居→新旅游商城)和C线(陈嘉庚先生故居→集美大社民居→陈嘉庚纪念馆→新旅游商城→钓鱼村)路段,提供便利的交通工具。此外,为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还应该对这些交通工具进行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