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衡阳县旅游文化资源的思考(2)
2014-04-04 01:10
导读:2、接待设施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道路质量不高,交通状况不理想。岣嵝峰至彭玉麟故居仅由一般公路连通。船山故居至岣嵝峰更需要重点建设。岣
2、接待设施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道路质量不高,交通状况不理想。岣嵝峰至彭玉麟故居仅由一般公路连通。船山故居至岣嵝峰更需要重点建设。岣嵝峰景区内建设了部分游览设施且相对简陋;由于该景区是避暑胜地,旅游的季节性强,一般集中在夏季。而食宿设施仅有新旧两座宾馆,大部分是单位组织的会务旅游形式,其他的散客不多;没有专门的旅游商品商场,而只是些为数不多的小摊贩,均是全国性的批量生产的纪念品,没有特色。在县城内有一定的娱乐设施,主要为卡拉OK和一部分歌舞厅,还有一定的住宿设施,包括一些招待所和宾馆以及一些小饭馆,但都主要是服务县城居民的,没有专门为景区而建的。
(三)机会分析
机会的分析是基于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水平所做出的形势判断。机会是变化的,随时会出现也随时会消失,这就注定所作的机遇分析只是按照一般情况和形势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来的,带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1、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国家旅游局在其发展规划中,明确地提出将中国建设成“世界旅游强国”的远景目标。2000年,国家首次将旅游业列入了国债投资计划,安排了13亿元的国债资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利地支持了旅游业的发展。2000年9月国家计委和国家旅游局共同发布了《推荐2000年中国旅游发展优先项目的通知》,11月又在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目录中新增了部分旅游项目。湖南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加快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的高效产业。衡阳被列为湖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五”期间全省需要重点建设的六大城市之一。“旅游旺市”已成为衡阳市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有利于衡阳县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2、旅游消费模式的转变。现代人的旅游意识逐渐增强,新的旅游消费模式也逐渐形成。人们开始注重旅游消费中的文化内涵。旅游不仅是游山玩水的感官愉悦,而逐渐成为一种综合性的高品位的审美文化活动。这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根基。
中国大学排名 (四)威胁分析
威胁也是一个变数极大的因素,可能随时出现又随时消失。所以对于威胁的分析也只是在大致上有个一般性的把握。
1、观念上存在差距。对于开发衡阳县旅游文化资源的重大意义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不是每一位领导成员都将旅游业的发展摆在第一位来考虑。在开发的时序安排、具体策略上,差距更大,意见分歧明显。
2、区域竞争激烈。激烈的邻近区域竞争带来的威胁。名人文化之争尤为突出。特别是目前省内最为火爆的“湖湘名人文化旅游线”上的已有风景名胜区。为了旅游效益的进一步增加,各景区把留客作为当前的攻关课题进行研究。而韶山毛泽东故居、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均处在成熟产品阶段,在区位上是邻近主要客源市场长株潭城市群的优势地。这无疑对衡阳县的名人文化构成潜在的威胁。
二、开发衡阳县旅游文化资源的思路
(一)强化城市区域整体形象,统筹城市区域旅游发展
联手开发旅游,组建“联合舰队”,成为近年来各省市地区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南岳衡山不仅独秀于五岳,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它作为历史名山、宗教名山、抗战名山享誉中外。衡阳市辖各县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如秦汉名城耒阳有蔡伦祠墓及其造纸池、汤火温泉,并有马阜晴岚等十景;常宁西江漂流、瑶族风情等;衡东有罗元帅故居、大源渡湘江航电枢纽工程、四方山狩猎场等;衡南的江口鸟洲,以及衡阳县的船山故居、彭玉麟故里、夏明翰故居和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等。整个衡阳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差异性、互补性强,可谓点多面广,且多具特色,有效地规避了形象遮蔽,但他们除南岳衡山外,很难独挡一面,单独形成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