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前瞻性(2)
2014-04-22 02:33
导读:邓小平指出要保护好旅游资源。在旅游景区要优先发展旅游业,对于那些破坏环境的工业要下决心关闭。邓小平明确指出,要保护风景区。他尤其谈到,桂
邓小平指出要保护好旅游资源。在旅游景区要优先发展旅游业,对于那些破坏环境的工业要下决心关闭。邓小平明确指出,要保护风景区。他尤其谈到,桂林那样好的山水,被一个工厂在那里严重污染,要把它关掉。对于北京的旅游设施建设,邓小平十分关注。他明确要求城市旅游要和城市建设综合起来。他要求北京要搞好环境,种草种树,绿化街道,管好园林,经过若干年,做到不露一块黄土,发展旅游必须考虑城市建设的配套。邓小平小平非常关心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如在他的指导下长城旅游景区加强了残破城垣的修复和建设;他对云南石林的保护长期关注;1983年1992年底他先后两次去过杭州就杭州西南的旅游开发提出过指导性意见。
邓小平要求在发展旅游时要注意协调地方和中央的利益。1979年邓小平在视察黄山的讲话中说:“旅游收入的外汇要与地方分成”。就是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利益格局上,必须兼顾地方利益,这样才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特别是要调动起地方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在投资强调多渠道融资,他提出旅游业在“开创时国家要投点资”,建设旅游饭店宾馆“可以找侨资、外资”,也为不久之后国家确定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要采取“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起上”的方针奠定了基础。
邓小平还准确地把握了开展多样性旅游服务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提出旅游服务项目不能枯燥单一,要丰富多彩。他明确指示要改变旅游者一度“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等文化娱乐生活缺乏的状况。要求“应当搞一些正当的娱乐、像跳舞、打桥牌、打弹子球等”,“一定要搞得使游客方便”。他还具体谈到“在旅游区开饭店、小卖部、酒吧间,进口一些酒、可口可乐,搞纪念画册、风景图片,还可以搞一些正当的娱乐”。他还提出要建立一些旅游企业,引入竞争机制。他的这些观点在当时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是闻所未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见邓小平在如何发展旅游业早就具有世界眼光,直到今天他提的这些建议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富有远见地强调要加强旅游产业的管理
邓小平非常关注旅游产业的管理。1979年邓小平视察黄山,对当地领导干部语重心长地说,“在这里,我们的资本就是山”。在这里邓小平明确强调要重视景区的保护。邓小平还重视旅游队伍的管理。他说,对黄山的工作要好好整顿,主要是搞好服务工作。凡是服务态度好的,服务质量高的,工资要高;不好的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还可以淘汰。这样就搞上去了。邓小平尤其注意加强具体服务细节的管理。他提出,第一是服务态度,清洁卫生。房子要干净,伙食要适合外国人的口味,服务员要有点
外语知识,导游要有章程。你让人家出钱,服务态度又不好,又脏,谁来?来了也不会满意。这方面的工作要很好地研究,人员要训练,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一定要搞好,使游客方便。邓小平同志在视察黄山时所作出的这些具体指示,不但为我国初创时期的旅游接待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而且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目前我们许多地方的旅游业仍旧是粗放式经营,是一个对环境影响和破坏较大的行业。在这一点上,受影响的不但是生态环境,旅游区的知名度也同样会受到负面影响。一个不注重环境保护的旅游景区不是一个高档次的旅游目的地,也不是游人崇尚的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好去处。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就在一些地区在发展旅游的问题上只顾经济利益,只顾眼前,并没有按照邓小平的要求来做。
加强旅游市场的管理尤其迫在眉睫。众所周知旅游业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交汇点,旅游服务是硬件水平与软件水平的结合。要发展旅游业,首先要把行、游、住、吃、购、娱这些基础环节抓好,把配套建设搞上去,这样,旅游资源才能转化为旅游产品,才能产生出经济效益;旅游服务质量的核心是人,是服务态度,只有抓好人,抓好服务规范,才有搞好服务工作的基础,硬件设施才能有效地体现其价值;旅游行业又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提高外语水平就成了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特殊要求。对照我国目前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我们就会明确地感受到邓小平真是有先见之明,旅游市场的混乱随着我国这些年来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也日益显现,引起海内外不少游客的投诉。可以说,这几年是旅游业井喷式发展的时期,也是旅游方面问题最多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