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开云旅游一体化对策研究(2)
2014-06-08 01:24
导读:(二)南岳区与衡山县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 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关联性程度极高的新型产业,旅游资源存在明显的组合效应。在一个广大区域内,各
(二)南岳区与衡山县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
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关联性程度极高的新型产业,旅游资源存在明显的组合效应。在一个广大区域内,各具特色的不同地区,对旅游者来说并不是排他性的选择,而更主要的是组合选择。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进行区域协作和联合。南岳、开云县区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品位高,推进旅游一体化具有坚实的基础。
南岳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宗教文化发达、佛道共存、古刹如林,且为天台宗和禅宗南岳、青原两系发源地,其信徒远及日本与东南亚。规模宏大的南岳大庙古建筑群坐落在山脚古镇,形同北京故宫,史载在隋末唐初时就已存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艺术结晶。大庙为九进四重院落,正殿外侧还有众多寺观。其间飞檐斗拱、雕栏画栋、金碧辉煌、布局严谨,为地方神与佛道神祗所共居。香火鼎盛,朝拜者络绎不绝。南岳衡山是中华五岳名山之一,其宗教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祝圣寺、福严寺、南台寺、上封寺均被国务院公布为汉传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文化内涵深厚,是著名的人文景观。
南岳早已名扬海外,而距离南岳仅14公里的开云作为南岳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却由于种种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的制约,其全国罕见植被覆盖率的生态景观得不到很好的展示。所以,要借助区域旅游一体化充分发挥这个生态优势,尤其是主动接轨珠三角,在和珠三角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优势会越来越突出。利用环境获得财政收入,就要发展旅游。并且开云应该是发展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所以说生态是开云最大的优势。
由此可见,两地旅游资源各具特色,互补性很强,如果能够实现优化组合,形成一体开发的局面,必然形成一个强势旅游品牌,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交通等硬件条件的完善
如今,武广高速铁路已经在离衡山县城仅5公里、离南岳城区不到4公里的衡山县开云镇新坪村紧靠107国道旁边建立新衡山火车站,目前已经征地1000多亩建设车站小区和商贸、生活区。不久的将来,一座占地约5-10平方公里的城镇将矗立在衡山县城和南岳城区之间,那时南岳区、衡山县实际上将合二为一。同时,在衡山县、南岳区的后山片新开工建设的潭衡西线高速公路也已经开工建设,潭衡西线高速公路在衡山县境内也达到近30公里。届时,衡山、南岳的交通将融为一体。 旅游资源的互补和硬件条件的完善,却没有带来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其原因就是两地尚未认识到旅游一体化开发的巨大潜力和价值,没有因势利导地开展旅游一体化开发的合作。因此,南岳、开云应当迅速行动起来,从囿于行政管治范围的小圈子里跳出来,树立南岳开云旅游一体化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缘和资源互补的现实优势,强强联手,共同参与市场竞争。
三、南岳开云的旅游开发一体化的对策
衡山旅游发展拥有一定的优势,但弱势也同样存在。开云公路不足,路面质量差,山区弯路多;服务设施不足;无品牌;人才不足。因此,针对这些弱势,根据旅游资源潜力和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将南岳、开云建成著名的大旅游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转换发展模式
衡山是湖南
林业大县、产茶大县,林、茶、果是传统的经济之路,这就客观上意味着衡山的林业地区要从砍伐经济转向观赏经济,从采摘经济转向体验经济。这是一个总体的发展模式的转换,是把整个生态资源看做一个综合性的资源,研究如何全面利用。对于开云来说,现在这个问题很突出。因为砍树是一次性效益,见效快;看树是长远效益,但是见效慢,这几个转换过程需要下大力气,它不光是资金投入量问题,还包括文化投入量问题。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转换发展目标
对于南岳发展目标,一是深度开发生态旅游,二是做大休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