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旅游看什么?(2)
2014-09-02 01:01
导读:(2)发掘、表现古代文化肤浅拙劣 中国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对国外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各地又掀起了一个大规模“营造”古代文化景点热。尽
(2)发掘、表现古代文化肤浅拙劣
中国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对国外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各地又掀起了一个大规模“营造”古代文化景点热。尽管有些景点建得很有特色,但从整体上来说,大多存在着认识肤浅,表现手法平庸,迎合游客低级趣味等问题。如表现古代某个时期的缩影的就有开封的“宋城”,武汉的“楚城”长沙的“古汉城”,南昌的“明城”,浙江奉化的“清末民初一条街”,邯郸的“中国梦幻文化城”等。此外,重复建设也非常惊人:各种“民俗文化村”,在全国出现了几十家,“西游记宫”出现了50座,“三国城”在四川、河南、湖北、山西等处平地而起,《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在河北正定县、北京南菜园、四川重庆安家落户,鬼城在四川、湖南等地出现十几家。这种认为主观愿望可以弥补一切的做法,极易对中国文化进行歪曲和损害,给国人尤其是外国人以片面引导,掩盖辉煌悠久、精深博大的中国古代文化。
三、缺乏对预先认知的远期投资行为
任何一个有魅力的景点都体现着当时人们最普遍的需要,这是景点特有的特征,这样,一个慎重而出色的投资行为,不仅体现在现在能吸引人,而且将来也能吸引人。然而,这种考虑了“未来因素”的景点实在太少。那么,未来的旅游热点是什么呢?
(1)回归大;
(2)休闲度假;
(3)文化交流。
针对上述三种趋势,各旅游区在建设景点时,就必须对此予以特别的重视。
首先,要加大环境投资,满足“绿色消费”需要。从“回归大自然”的标准来衡量,花巨资投入到某项大型人工景点建设,往往远不如投资
环境工程,建设一座“绿色海洋”更吸引游客。,各主要旅游国家如西班牙、法国、美国等正积极开展绿色生态旅游,准备开辟一个全新的旅游天地;我国桂林风景区也长期重视环境保护和建设,数十年来各项环保指标名列全国前茅,桂林每年吸引着数百万中外游客,不能不说与此密切相关。
其次,建设好国家度假区或尽量使各旅游区具有度假功能。目前,国家已批准建立12个国家级度假区,另批准建省级度假区18个。这些地区要把休闲、观光、娱乐等各项度假服务功能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海滨、名山、冰雪、人文景观等各种优势,努力建出各自独有的特色,以加强国际竞争力。最近,韩国决定投资24亿美元建立“高山公园”,在面积广大的地区建立宾馆、别墅、高尔夫球场、赛马场、阳光浴场等一系列度假观光设施,这种集中使用资金的“大动作”的目的,就是建立国际一流的度假胜地,很值得人们深思。
再次,人文景观建设要向更深层次发展。不能再把眼光盯在故纸堆上,去营造化的“古代文化”。如在河北易县有一处公元4世纪的燕下都遗址,是我国仅存的一处较完整的战国遗址,但是当地政府保护不力,文物遗址正日趋衰败,可现在有人不是去重真轻仿,而是重仿轻真,竟然计划花巨款修建一个燕下都模拟城;湖南长沙的马王堆古汉墓是世界著名的考古发现,但马王堆遗址所在地却被圈入了省干部疗养院,通往遗址的道路两旁是垃圾场,马王堆博物馆经费奇缺,无人过问,可有人却热衷于筹巨资再造“古汉城”。
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可供开发的领域极广,如四大发明、丝绸之路、瓷器、上古文明及民间工艺,为什么这些能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真正代表中国文化的精华不能建成诸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城”、“丝绸之路集萃”、“瓷器博览城”呢?等等。以“东方威尼斯”著称的苏州,并没有花巨资搞什么“村”、什么“城”,而是立足于自己的资源优势,开展水巷探幽、古镇采风、农家趣游、敲钟吟诗、品蟹赏菊、观枫觅古、参观丝绸制作等50多项特色旅游活动。古典夜花园更是文化品味十足,每当夜幕降临,网师园内所有亭台楼阁里着古装的演员表演着苏州
戏曲、评弹、说唱、古筝、箫笛等民间地方戏,大受中外游客欢迎,法中友协会长称:在这里真正尝到了中国文化,感受到了苏州迷人的魅力!苏州在海外市场评比中也获得高分。这难道不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