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绩效研究(2)
2014-09-19 03:24
导读:由图1可以看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业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比较优势凸现,旅游创汇增强,经济效益明显,这使得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战
由图1可以看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业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比较优势凸现,旅游创汇增强,经济效益明显,这使得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选择的过程中,对旅游业重视程度也大大提高,进而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2. 中国旅游业持续高速成长阶段政策绩效(1990~2000年)。步入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凸现。为了形成全面的旅游产业体系和完善发展模式,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实施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本阶段中央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发生了如下变化:(1)本阶段旅游业经历了从产业地位确立到培育新的增长点的过程,进一步强调了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2)本阶段是旅游产业标准化的阶段,中国颁布16项旅游标准,标准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服务标准化工作起到了带动作用。(3)本阶段政府主导型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方针发生了重大改变:除了以往大力发展入境游的方针政策外,提出了积极发展国内游以及出台了组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办法。在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大力发展入境游、积极发展国内游,适度发展出境游的总体方针的指导下,中国旅游市场打破了以往以入境旅游为主的单一格局,出现了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形成了入境游和国内游并进的新格局。
3. 中国旅游业走向成熟、迈向旅游强国阶段的政策绩效(2001至今)。步入21世纪,为了进一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素质,使中国由旅游大国走向旅游强国,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见表2)。
由表2可以知,中国走向旅游强国阶段,中央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具有如下特点:(1)旅游业由培育新的增长点到培育增长新亮点过程,不仅突出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而且表明了旅游业的增长潜力。(2)旅游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以国内旅游为基础、以入境旅游为主导、以出境旅游为补充的发展模式格局,特别是国内游被放到重要位置,突出了国内游在总体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过去的五年中,无论是国内旅游人数、还是国内旅游收入都在波动中得到增长和提高(见图2、图3)。(3)本阶段国家把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放到了首位(如2002旅游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西部地区和西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并且从旅游业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旅游基础设施)入手,总体上加强财政性资金和人力投入,从而构筑了中国旅游发展的合力,呈现出大旅游、大市场的发展格局。(4)本阶段是中国初步走向旅游强国的阶段,为提高对外影响力,中央政府采取政策、合理引导出境旅游市场健康发展,出境旅游人数在这五年内稳步增长(见图4)。
(三)旅游产业政策的局限性
毋庸置疑,旅游产业政策虽然在特定阶段确实促进了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其自身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在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受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即尽可能争取外汇收入)和投入水平的限制,中国发展旅游业当时采取“积极发展入境游,适度兼顾发展国内游”方针,其结果虽然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争取了大量的外汇,但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国际旅游产业体系和国内旅游市场衔接不畅(见图5)。(2)在旅游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型曾经过分看重经济功能,强调旅游扶贫的示范效应,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超出旅游环境承载力,造成生态失衡、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由此可以看出,不同阶段的旅游产业政策都有着本阶段的局限性,需要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完善,以便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大学排名
三、结论
总体而言,政府主导型产业政策符合中国旅游发展现实要求,促进了旅游业发展,符合产业发展的政策促进了旅游收入增加和旅游者人数增长,但是每个阶段增长速度是有差别的。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旅游业的增长呈现出了很大波动性,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旅游业呈现出了相对稳定增长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旅游产业政策的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