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管理茔英教学模式的探索(2)
2013-06-09 01:07
导读:管理专业课程。全英商务管理教学模式试点单位应当视课程设置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课程设置应当体现规范性、创新性和灵活性。学生必须规范地修完教育
管理专业课程。全英商务管理教学模式试点单位应当视课程设置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课程设置应当体现规范性、创新性和灵活性。学生必须规范地修完教育部规定的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在此基础上,参照国外大学的做法,再增设一些体现前沿管理理论的新课程。在专业选修课程的设计上,笔者认为可以设置模块课程(module),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开设不同模块的课程。如营销管理模块、财务课程模块等。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将来的发展方向有目的地选修课程,也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从而使整个课程设置更具有弹性、兼容性和可延续性,更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及学生将来后续教育的需要。
四、全英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英语课程,还是商务管理课程,教师都应强调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英语始终是一种为商务课程服务的工具。学生应当将其英语技能应用到商务管理技能的操作中,英语课程与商务管理课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学生用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去学习商务管理理论和技能,并且在不断应用英语技能的过程中提高英语水平。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的背景,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要获得全英教学模式的成功,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教学是一种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多给学生一些指导,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应当鼓励学生多与社会接触,将现实商界中的问题带回来讨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语言课程要特别强调技能的培养。例如,在语言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模拟商务场合,应用语言和商务技能去解决问题,如举行谈判和召开商务会议等。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管理课程多数使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国外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常用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了师资问题,引进案例教学法并不是件难事。以笔者所在学院的全英班为例,骨干专业教师大多拥有多年的全英商务课程的教学经验,他们多数在国外进修过相关专业课程或从国外获得相关专业学位,且相当多的教师都有实际业务和管理经验,借鉴国外的案例教学法是驾轻就熟的事。另外,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课本内容太多,按传统的教学法根本无法讲完所有内容。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点出重要理论,让学生围绕相关理论去分析案例,在分析的过程中学习理论并应用理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一个指导者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全英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商务管理人员,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及促进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立多媒体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学会用电脑利用一些商务分析模型去解决问题,真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充分利用社会课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定期举办讲座,聘请商界中的实业家给学生讲授管理技巧;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多让学生走出去做调查,并用所学理论去解释调查结果,以英语为工具撰写报告或做口头讲演。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在实践中学到管理技能,体验现实商务活动,又可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提高英语技能。
五、全英(商务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下教材的选用有人提出,用英文原版教材,学生能否消化首先,入读全英班的学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他们的英语基础都相当扎实。其次,在挑选教材的时候,选择的都是国外比较受欢迎、被大量大学所采用的教材,而这些教材的作者和出版商为了打入发展中国家,一般都有国际版本,并且针对非英语国家学生的特点,使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目前使用国外原版教材的主要困难并不是它们的语言太难,学生看不懂,而是价格和版本的新旧问题。现在,国内引进了大量英文影印版教材,其价格虽然比较优惠,但都是旧版的教材。而最新版的教材,国内又没有影印版。虽然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进口了一批最新原版教材,以优惠的批量价格提供给国内使用者,但其价格相对于国内学生来说仍然偏高。能切实可行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直接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是可行的。
六、结束语在条件具备的高校试行全英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试点班只要在师资、生源、课程设置、教学法和教材的选用方面处理得当,不但能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为学生以后继续攻读更高层次学位奠定基础,而且能为社会输送复合型双高人才,同时增强高校自身的竞争力,树立其名牌专业的形象与地位,起到一石三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