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发展前途与政策导向(一)(5)
2013-06-18 02:00
导读:的只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以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顺利进行,并且在企业或消费者需要时给以帮助,而不是过多地干预企业和消费者的行动
的只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以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顺利进行,并且在企业或消费者需要时给以帮助,而不是过多地干预企业和消费者的行动。 (六)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电子商务实现的关键最终仍然是人。这是因为,从整个社会看,电子商务首先是一个社会系统,社会系统的中心是在其中活动的人;从行业的角度看,商务系统实际上是由围绕商品交易的各方面代表和各方面利益的人所组成的关系网;从电子商务本身看,虽然我们充分强调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交易活动的促进作用,但归根结底起关键作用的仍然是人。因为技术的发明、制造、应用和效果的实现都是靠人来完成的。所以,我们必须强调人在电子商务中的决定性作用。也正因为人是电子商务的主宰者,进而我们有必要考察什么样的人才是合格的。很显然,电子商务是信息现代化与商务的有机结合,所以能够掌握运用电子商务理论与技术的人必然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能否培养出大批这样的复合人才,就成为该国、该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最关键因素。 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问题。2000年9月,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
委员会公布了电子商务专业(专科)
, 劳动和
社会保障部也准备设立“电子商务师”这一新的职业岗位。 许多大专院校建立了本专科电子商务专业和硕士
研究生电子商务方向。各网站也纷纷开设电子商务
培训课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发展势头很好。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引进并合理使用好一批素质较高、层次合理、专业配套的网络、计算机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以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建设步伐。国家应该鼓励教育部门向学生普及网络知识,在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一些大专院校经济、贸易、计算机等专业院系开设Internet、电子商务等选修课程,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七)加强国际交流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技术发展速度很快,业务方式没有最终定型。在其发展过程中,既有本身的新进展,又有与现有体制的矛盾,这给政策的制订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政策制订者对市场的发展保持高度的敏感,加强研究,并根据新的形势适时制订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 从另一方面讲,我国政府和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对话,在建立一个国际社会能够普遍接受的电子商务国际框架的努力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和作用。目前的电子商务国际谈判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之间,这样的国际磋商机制与Internet的基础原则是不符的,对形成电子商务的国际框架也是不利的。我们应当力争在电子商务的对话中吸收更多的国家参加,尽可能地呼吁在电子商务框架的制定中听取不同区域组织、不同国家政府和不同规模的企业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