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2)
2013-11-01 01:02
导读:2.物流水平落后 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于开放便捷,这主要是因为其交易基本是基于互联网来进行。但整个交易链条中无法回避的环节就是货物的配送问题,这
2.物流水平落后
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于开放便捷,这主要是因为其交易基本是基于互联网来进行。但整个交易链条中无法回避的环节就是货物的配送问题,这是无法在互联网上进行的。商务活动中的买方希望尽早拿到商品,通过电子商务这种不见面的方式进行交易的买方就更希望尽早拿到商品,这就要求能有良好的物流作为送货的保障。
但我国现代物流的起步较晚,水平也相应较低,还难以对电子商务提供优质的保障。原本发展较快的B2C模式的电子商务平台,现在逐步让位于C2C,库存和配送等问题的困扰是相当重要的原因。另外在国内现有的电子商务活动中,物流基本只是被动地参与,因而原本不多的物流资源也没有被非常充分、合理地利用起来,这就更造成了电子商务饱受物流问题的困扰。
3.硬件基础薄弱
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的,因而其对网络的依赖性不言而喻。我国开展信息化建设时间相对较晚,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够、水平不足,且已经建成的基础网络质量也存在问题,难以适应电子商务进一步快速的发展。
除公共网络设施的建设不足之外,中国国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比较薄弱。大部分企业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较少,现有的计算机也主要是作为文字处理工具而存在,并没有形成企业内部的信息网络,更没有利用网络系统来进行企业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这就使得作为商务活动重要一端的企业难以开展有效的电子商务,这直接影响到国内电子商务的快速和谐发展。
4.“软件”基础落后
这里的“软件”是指人的思想。中国民众目前对于电子商务理念的接纳程度还比较低,这一方面是因为公众对于新技术的理解程度还不到位,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公众对互不见面的网上交易中诚信的担忧。这种状况不加以引导和培养,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另外国内企业由于管理、经营方式的陈旧和观念的保守,对于电子商务的热情也不高。多数企业还在为信息化的投入成本而犹豫,却没有认识到对一个企业而言,电子商务的运作将会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另外信息化对社会的冲击是巨大且多方面的,现代企业如果不能顺应这种改变,将很难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三、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根据以上的分析,上述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会面临较大的障碍。为此特提出以下的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1.模式创新
中国电子商务由于技术、资源、商业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其发展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是相对滞后的。中国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的电子商务模式,而要在不断学习先进国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情进行有目的的改良和创新。
电子商务绝不仅仅是IT产业或者网络公司的事情,而应该是所有企业都可以参与并且应该参与的活动。电子商务的目的不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