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视角下电子商务中介存在的机理分析(2)
2014-06-05 01:10
导读:实名制认证及身份审核。电子商务与传统经济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在于交易双方的匿名性。在互联网上,人们之间以代号(ID)相当,对于对方的真实身份、年龄
实名制认证及身份审核。电子商务与传统经济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在于交易双方的匿名性。在互联网上,人们之间以代号(ID)相当,对于对方的真实身份、年龄、居住地等重要信息往往无法辨别真伪。因此,有些人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欺诈交易,得逞后就销声匿迹,然后再重新注册一个新的代号进行新一轮的欺诈行为。为了最大限度的杜尽这种欺诈行为的发生,现在很多网站在涉及到交易时,都要求交易双方必须是实名制,例如易趣网就设有卖家实名制认证。通过这种身份审核,电子商务中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交易双方的真实信息,防止欺诈行为,并在发生欺诈行为后能够做出相应的追溯行动。
在线反馈系统。在线反馈系统是传统的“口舌相传(word-of-mouth)”机制在互联网上的实现和延伸。它运用互联网的双向交流能力来构造大规模的数字化“口舌相传”网络,用户利用该网络可以分享他们对产品、厂家、服务的观点和亲身体会。通过在线反馈机制,交易者的行为完全公然,这种公然信息有可能会影响整个社区对该交易者未来行为的看法。通过电子商务中介的在线反馈系统,一方面,交易者能够把握交易方的历史信息,从而对其未来交易行为做出预期判定:另一方面,由于自己的历史信息被完全公然,交易者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应对该系统对自己未来交易的影响。 (三)电子商务中介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假设在传统市场上,存在着一个生产者(用M表示)、x个消费者(用P表示)和一个中介(用N表示)。在传统经济中,设C1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本钱,C2为生产者与中介之间的交易本钱,C3为中介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本钱,那么生产者、消费者和中介之间的可能交易(见图1)。假如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交易,那么总交易本钱为nC1;假如生产者通过中介和消费者交易,那么总交易本钱为C2 nC3。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假设在电子商务中,C1`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本钱,C2`为生产者与中介之间的交易本钱,C3`为中介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本钱。假如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交易,那么总交易本钱为nC1`;假如生产者通过中介和消费者交易,那么总交易本钱为C2` nC3`。
在传统经济和网络经济两种条件下,会有四种可能的交易方案(见表1)。由表1可知:
当nC1
C2 nC3且nC1` C2` nC3`时,说明在传统经济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倾向于直接交易,而在网络经济下,出现了新的交易本钱,因此电子商务促成了电子商务中介的产生。当n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