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制度经济学提供了一个工具,使经济学家可以看清国有企业的弊病。但制度经济学同时提供了国有企业改制之难的解释:权利调整虽然可能提高效率,但权利调整本身的交易成本可以使这种效率提高永远都无法实现。这不是我的推论,而几乎是科斯的原话。科斯似乎预见了国企改制的麻烦。制度经济学无法用来改制,因为它只有解释经济现象的功能,没有其他的功能。产权理论可以几乎完美的解释为什么国有企业存在那么多的毛病,但产权理论同时也解释了,要改变客体的产权不清晰状态,有时候我们根本做不到。
薛兆峰说:“只有帮助建设这条高速公路的才是好猫”[9]。薛兆峰先定义了国有企业没有财产转让权,却要请大家帮忙,将不可转让的国企转让给私人,这实在强人所难了。皇帝没有衣服,叫人说什么?
市场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我们的祖先并不知道公平交易会产生效率,他们只知道,哪怕是要得到一根葱,也应该公平交易。国有资产那么大一笔财产,当然应该公平交易。正是无数的公平交易,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市场。我们不需要知道改制有什么“长远利益”或者“根本利益”,我们只需要知道改制必须程序正义。接受市场就必须接受一个基本原理:过程比结果重要百倍。
[1] 薛兆峰:“经济改革就是要落实转让权” 大学排名
[2] 周其仁教授(如《科斯定理与国资转让》)对此有详细论述;薛兆峰也说过,国有企业不可转让。
[3] 薛兆峰:“把亏损国企送出去” 《制度主义时代网站》2004年2月23日
[4] 薛兆峰:“经济改革就是要落实转让权” 《南方周末》2004年9月9日
[5] 曹和平:“透视郎咸平现象”《凤凰网站》
姚洋:“国有资产流失的真与假”《读书》2005年第六期
[6] 周其仁说,国企的产权不完整,关键在没有交易权。张维迎则干脆将国企定义产权为不可转让(“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 《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7] 张维迎:“国企改革是国人的共识” 《证券市场周刊》 2004年9月8日
[8] 曹和平:“透视郎咸平现象”凤凰网站
[9] 薛兆峰:“国企争论失了重心” 《财经时报》2005年9月10日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