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女性犯罪及管教对策(2)
2017-04-17 01:04
导读:二是人口流动加大,而社会管理相对滞后。流动人口事实上处于一种“匿名”状态,即使做了违法犯罪的勾当,也不会被熟人知道,人的道德羞耻感由此淡
二是人口流动加大,而社会管理相对滞后。流动人口事实上处于一种“匿名”状态,即使做了违法犯罪的勾当,也不会被熟人知道,人的道德羞耻感由此淡薄,长年积累,最终导致道德羞耻感、社会良知的丧失,干起一些违法犯罪的事也就无所顾忌。正如一个被收监的卖淫女说:“如果在本地,绝不会干这种事。”
三是现有的惩处机制不足以对其产生威慑力。女性违法犯罪者在劳教所里接受的教育与她们在社会上接受的流行观念脱节,而且由于种种条件限制,目前受处罚的违法妇女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违法犯罪成本低廉,又使她们产生侥幸心理,勾起更多犯罪欲望,也使另一些女性受到“启发”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同时,劳教处理后,这些女性的就业问题如何解决也是个难题,需要全社会的配合。
三、对策措施
对女性在押人员的管教工作总的要求是细致,切忌简单粗暴。要在仔细观察、掌握女性在押人员心理特征的基础上,用政策、法律来帮助她们消除疑惧心理和顾虑,用生活上的关心来启发她们觉悟,用耐心的说服教育鼓起她们生活的勇气,使她们逐渐认识自己违法犯罪行为的严惩性和危害性,敦促她们坦白交代,认罪服法,重塑自我。
本人对50名女性在押人员入看守所后的表现进行长期细致地观察,认为她们心理特点通常可分为二个阶段:
1.入监初期(一般在一个月以内)心理特点:
多数女在押人员有紧张、悲观、发呆、发蔫、发怵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