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爱情与女人(2)
2017-08-22 02:17
导读:在西方前资本主义时期,也有针对妇女的贞操观,作为压迫女性的宗教信念。基督教天国的圣母玛丽亚,虽然受孕、怀胎并生了一个孩子,却一直都是未受
在西方前资本主义时期,也有针对妇女的贞操观,作为压迫女性的宗教信念。基督教天国的圣母玛丽亚,虽然受孕、怀胎并生了一个孩子,却一直都是未受沾污的处女。她是纯洁的化身。现代西方国家还存在贞操问题的双重道德标准。1981年美国出版的一本
社会学著作说:女人的全部价值维系在一层薄薄的处女膜上。这也是她们在婚姻中讨价还价的基础。女人一旦失去了贞操,她们的流通价值就会一落千丈。
恩格斯说:“古代遗传下来的两性间关系,愈是随着经济生活条件的发展,从而随着古代共产制的瓦解和人口密度增大,而失去朴素的原始的性质,就愈使妇女感到屈辱和难堪。妇女也就越迫切地要求取得保持贞操。暂时地或长久地同一个男子结婚的权利作为解救的办法。这个进步决不可能发展在男子方面。这完全欧由于男子从来不会想到甚至直到今天也不会想到要放弃事实上的群婚的便利。只有在由妇女实现了向对偶婚的过渡以后,男子才能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自然,这种一夫一妻制注释对妇女而言。”
贞操观是男权主义的派生物。弗洛伊德说:尊重处女的价值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环境和教育所造成的阻力:时时小心,处处留意,长期地阻碍著少女对爱欲的渴望,致令她一旦冲破阻力,选择了一个男人来满足她的期许,她便委以终身了。而曾经沧海难为水,不复能与别的男人有如期深情了。婚前长期孤寂莫造成女人这种臣服的态度,十分有助于男人放心地永久占有她,也使她婚后能抗拒外界的新印象、新诱惑。
一个女人一旦委身于一个男人,当她发现这个男人对她不忠,多数女人的选择是离开他。但也有人在无奈中不知所措。也许是她觉得留住这个男人是她战胜了情敌。多数中国人的骨子里都有这么一点点阿Q精神。也许是她的处女情结使她下不了决心。城市女性和农村女性的处女情结大有区别:贞操观在农村扎根最深影响最大。总之,贞操观对现代女性仍然是一条精神枷锁。一些女性在其思想深处坚守从一而终,从而认可或无可奈何地认可男人的不忠甚至愿意原谅对方的不忠。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四、女人的“昏”与“婚”
汉字,“娶”是男人“取女”:“嫁”为“女”子从“家”。而“婚”字有新的一说:“女”人“昏”了头,才会去结婚。
从前的女人没有自己的社会地位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所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要解决基本的生计问题,唯有嫁人一途。
如今,女人不必靠男人生存,婚姻也不再是女人赖以生存的根本。还是有人会把男人当成银行当成长期饭票,把结婚当成最轻松聚财谋生手段,但绝非旧时女子做小媳妇的小心翼翼了。她们理直气壮,他要娶我,就应该养得起我。男人在婚前亦是信誓旦旦百般讨好:亲爱的,只要你嫁给我,我的财产我的一切都是你的。但女人若是真的沦落到要靠男人来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