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效率与西部大开发(3)
2017-10-04 02:07
导读:第二,对人才的立法。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西部之所以落后的关键性问题是人才的不合理流动,而“一江春水向东流”正是这种不合理
第二,对人才的立法。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西部之所以落后的关键性问题是人才的不合理流动,而“一江春水向东流”正是这种不合理流动的真实写照。因此,我们要从立法上来规范人才的合理流动体制,利用经济功能调控人才的分布与流量。同时,应当摒弃那种狭隘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的人才政策,为人才的各得其所、各显其能、各进其才提供良好的个人职业生涯环境。对于西部人才体制来说,只要能以合理的代价换来较大化的社会利益,那怕是以最大的个人利益换来对整个企业乃至社会最佳的边际效用也是一种高效良好的人才机制!
第三,对资金的立法。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国家、社会和企业必然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就要求建立有效的资金监控机制,保证国家资金在西部大开发中用到最有效益的项目中去,保证资金的正常运作,要改变过去受之于鱼救济式扶贫,而要开展受之于渔开发式扶贫!同时,加强反腐倡廉的力度,切实贯彻“三讲”“三个代表”的精神,遏止腐败滋生的温床,为西部大开发创造一片晴朗的天空!
综上所述,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在我国法制体系建设和实践中,正确处理效率在法律体系中的价值取向问题;切实注重“成本”这一经济术语在实体法和程序法建设中的合理调节作用。
正确运用经济学中“成本效益分析”“边际效用理论”“博弈论”等经济分析方法去观察和思考法制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效率问题。进而,在法律实践中自觉遵守经济规律和要求,更好的制定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体系,更好的适应于我国现阶段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更好的服务
于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致谢:本论文的到法律系硕士生导师李功国教授的审阅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作者简介:孟波男山东德州人(1978-),现为兰州大学法律系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4页
②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3页
③[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1页
④R.H.Coase:TheFirm,TheMarketAndTheLaw第14--15页
⑤⑧[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中译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年版第391页
⑥周林彬:《法律经济学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8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38--539页
论文出处(作者):
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原因分析——从观念层面所进行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