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构建(3)

2013-10-23 01:12
导读:3.1检测体系 检测中心数据库主要存储两大类信息记录:黑客、病毒等的入侵记录,网络信息保障体系的安全策略。 3.1.1黑客、病毒等的入侵记录 构建

  3.1检测体系
  检测中心数据库主要存储两大类信息记录:黑客、病毒等的入侵记录,网络信息保障体系的安全策略。
  3.1.1黑客、病毒等的入侵记录
  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首先要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等安全标准,将性和新出现的黑客人侵记录以及病毒、垃圾信息等记录形成相应的安全策略,并存储于检测中心的数据库中。从信源发出的网络信息进入保障体系时,首先要通过监测体系得检测,如果该信息与检测中心数据库中的某信息特征匹配,则予以拦截;反之,数据库中无此相似记录,则要通过保障体系的安全防护体系的进一步检测防护。
  3.1.2安全策略的规划
  网络信息传播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所以安全策略的制定注定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因为不可能制定一个安全策略就能够永远符合、完全适应某个网络和信息系统的需求,所以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动态性和可操作性。

  3.2安全防护技术体系
  安全防护体系对网络信息进行检测,如果发现为异常的信息则给予拦截,反之则再由体系进行检测。安全防护技术体系主要应用信息安全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防护。
  (1)基于PKI/PMI的信任体系和授权体系:公钥基础设施技术(PKI)以公开密钥技术为基础,以数据及密性、完整性、身份认证和行为的不可否认为安全目的。
  (2)访问控制机制:包括防止非法用户的非法访问和合法用户的非授权访问2个方面。
  (3)防火墙:防火墙系统主要目标是控制人、出一个网络的权限,它迫使所有的连接都通过防火墙,以便接受检查。
  (4)入侵检测系统:对透过防火墙的攻击进行实时检测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5)安全系统:网络安全审计系统是一种基于信息流的数据采集、分析、识别和资源审计封锁软件。通过实时审计网络数据流,根据用户设定的安全控制策略,对受控对象的活动进行审计。
  (6)网络病毒防治体系:针对网络上病毒、蠕虫、木马和恶意代码的危害性大并且传播迅速的现状,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应采用相应的整改措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安全防护技术体系也会随之更新,它是网络信息进入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门槛”。

  3.3管理体系
  检测体系和安全防护体系均采用必要的信息安全技术对网络信息给予硬性的安全防护,管理体系则在人的参与下对网络信息进行管理,对于技术不能发现和拦截的网络信息,则通过人为手段进行防护。根据信息的接受者的反馈,如果得到他们的满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则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取得实效;反之,则通过事故响应及补救机制给予补救,并修改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

    [3]   

上一篇:关于网络信息传播的总体特征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