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招生录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
2013-11-15 01:07
导读:全自动投档(或录取)指根据考生的志愿和各院校的招生计划(可具体到专业的招生计划),按具体的投档原则(分数等)进行排队,以一定的比例投放考生档案或
全自动投档(或录取)指根据考生的志愿和各院校的招生计划(可具体到专业的招生计划),按具体的投档原则(分数等)进行排队,以一定的比例投放考生档案或直接录取。确保按考生志愿公平投档是其前提;对各种复杂的投档原则的实现则是其中的难点;快速高效地实现并保存完整的投档轨迹可查也是本系统实际应用的具体要求。另外,还需支持分批次投档,分段投档,投档原则可调,个别院校的单独投档,能进行恢复等等。通过细致的调研分析,在确保对考生和招生院校公平的前提下,设计出了一个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的全自动投档方法(原则)如下:
(1)同一批次(注:投档一般按招生类别、院校类别、分数区间等分成多个类别,依次分别进行,对应多个批次)的志愿按志愿顺序处理,在批次投档
分数线上的考生的同一顺序志愿,依据各院校的总投档人数等依次判断处理完才进人后一志愿的处理。前一志愿未全部判别处理完,后续志愿不能先处理,以确保对考生和院校的公平性。
(2)同一批次内可以设置按投档分数等条件分段进行循环处理。同一段内同一志愿处理完毕转同一段内下一志愿的处理,同一段内指定的所有志愿均处理完毕再转入低一段的处理,循环此过程,直至该批次投档底线。引人分段处理方式的目的是:通过设置不同的分段数值,将志愿的优先性和分数的优先性结合起来。分段区间取最大值,即该批次内不再分段,则主要体现志愿顺序优先,同一顺序志愿内的才以分数优先;如分段区间取最小值1,则主要体现分数优先,同分时才志愿顺序优先;取其它值时采用分段优先处理,同一段内先以志愿顺序优先,同一志愿顺序再以分数优先。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3)对于同一段内、同一顺序志愿、志愿为同一院校(或专业)并且投档条件完全相同的考生,一律进行平等地投档处理(可能超出某院校的应投档人数)。
(4)投档比例不大于1为宜,尽量避免退档现象。
(5)一个批次可再分成多个小批次独立进行投档(不同于一个批次内的分段循环处理)。通过逐次降低投档底线分多批次投档,高于该批次未能投档的考生可辅以人工投档等方式在下一小批次之前处理,尽量避免高分者落榜。
为了提高全自动投档的速度,使用速度很快的SELECT SQL语句在主数据表中选取满足条件的考生记录至临时表中;采用由需投档院校管理表的记录控制外层循环,一个院校在某志愿处理完,再进行下一个院校在该志愿的处理(由于是同一顺序志愿的处理,没有交集,不影响公平性),减少了记录指针定位次数,有效地缩短了处理时间;在进入内循环时过滤考生记录,并使考生记录按某志愿为该院校的按投档条件是逻辑连续的(使用索引或排序手段。对于有些院校或专业的投档排序条件需单独设置的,符合前述投档原则的可在其计划管理表中进行设置,在排序中引用),使用指针下移一条记录的方法依次处理记录,大大加快了指针移动速度。具体实现时还可以根据所采用的数据库的特点进行优化。实验表明对全省近十万考生、约200所投档院校的一次全自动投档,在奔腾级微机(2000年)两分钟内完成。通过院校投档设置项的设置,全自动投档可以用来对部分院校(或部分专业)进行投档,还可以仅使用一部分志愿进行投档等。
对需要单独投档的特殊院校,系统提供单个院校的自动投档功能,其中可以使用不同顺序志愿降分排序投档方法(全自动投档不能采用此法.因为不宜越序先处理后续志愿,否则会造成违背考生志愿顺序及各院校不平等的现象)。系统同时提供通过输入组合条件来指定考生范围的批量投档功能,用来对单个院校进行补充投档。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在各类招生录取工作采用计算机全自动投档方式将大大提高录取效率,使招生录取更加公平、合理,显著地降低社会成本,同时能有效地增加志愿数量,降低考生报志愿的难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