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地铁出口条件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分析(1)(2)

2014-03-05 01:00
导读:2.1疏散通道是否打开 如果人员完全按照最近路线原则选择出口,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对两个疏散通道均关闭、打开一个疏散通道和两个疏散通道

2.1疏散通道是否打开
如果人员完全按照最近路线原则选择出口,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对两个疏散通道均关闭、打开一个疏散通道和两个疏散通道全部打开三种不同出口条件下的人员疏散情况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如图5所示. 从图5中显示的最终疏散结果来看,图线1与图线2所显示的总的疏散时间相差不远,而图线3的疏散时间却要明显的大于前两种情况.这就表明,当人员完全按照最近路线原则来选择出口时,打开两个疏散通道与打开一个所用的总的疏散时间相差不远.但是,在同一时间内,图线1所表示的疏散出去的人数明显大于图线2.这说明,当两个疏散通道都打开时,在同一时间内比仅打开一个疏散通道疏散出去的人要多,尤其是在前160s更是明显.在160s之后,差别逐渐减小,这是因为在两个疏散通道附近出现了疏散的“瓶颈”现象,大量的人员聚集在疏散通道附近进行排队等候,导致疏散速度有所降低.同时,在图中也可以看出,如果两个疏散通道均关闭的话,人员全部疏散出去的时间却要延长75s左右.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田娟荣 周孝清
盾构姿态自动监测系统开发与应用
基于粗集的神经网络的项目风险评估
上一篇:安全处理器的研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