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联锁系统安全可靠性设计浅析(1)(2)
2014-05-24 01:45
导读:为了保证三重化冗余系统能够通过多数一致表决得到正确的结果和发现出错的模块,这就要求三台微机必须同步工作。否则,整个系统便会出现紊乱状态,
为了保证三重化冗余系统能够通过多数一致表决得到正确的结果和发现出错的模块,这就要求三台微机必须同步工作。否则,整个系统便会出现紊乱状态,多数一致表决无法进行,系统无法保证正常可靠的工作。
计算机联锁系统为保证安全可靠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全面的在线自诊断和专门的安全检查程序。这就要求系统在规定的周期内对计算机的运算器、存储器、接口等元器件用一系列自诊断程序进行全面自诊,而安全检查程序则对联锁程序任务模块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对关键信息代码的合法性进行检查。在自诊断和专门的安全检查中一旦发现故障,立即切断计算机的输出(同时报警)。在设计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确保:
(1)检测过程本身应具有安全性,或采用相应硬件及软件措施来实现安全性;
(2)检测要要有足够的频率,使类似或等同故障在二次检测之间不会发生;
(3)检测要足够灵敏,能够测出每个安全单元之中的重要故障;
(4)检测失败时应及时产生安全保护动作;
(5)冗余装置要足够独立,使之不受其他故障的影响。
例如在具体实施中,使输出控制单元经过表决后输出,所有输出进行反馈检查闭环控制;在输出执行环节采用条件电源供电方法,当用实时检测或实时比较技术发现联锁微机内部故障时,即使产生危险侧的错误控制命令,通过强制切断执行环节的条件电源,减少错误的控制命令输出。
采用光电隔离技术,接点输入电路要经过光电耦合后力节目接至接口电路输入输出模块,有效的抑制接点输入电路的电磁干扰;采用静态输入或动态输入方式,以便有效的实现故障—安全原则。
在输出接口的设计中,采用代码—动静态和动静态—电平两级变换电路;采用不间断供电及净化的专用电源,电源模块内部设有双重化电压调整器及自诊断电路,可检测电压的输出范围与是否超温并给出相应报警。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2.3 接口电路安全可靠性分析
由于一般继电电路采用的重力式安全继电器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在我国铁路中运用了几十年,为此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接口电路仍然以安全继电器作为计算机联锁机构与室外设备控制电路的接口。我们知道安全继电器通过以下技术实现故障—一安全:电气接点采用特殊材料制作,使接点粘连的可能极小;采用吹弧技术,消除接点拉弧造成熔接;采用重力式设计原理,在继电器故障时,利用其重力使衔铁复位,从而保证实现系统的故障——安全的目的。
为此在计算机联锁系统中,信号、道岔、轨道电路等监控对象的状态信息依然是用安全型继电器的接点状态来反映的,输人接口的任务就是将这种电平形式的二值逻辑数据安全地采集到联锁机中来。
2.4 其他方面的安全可靠性分析
考虑计算机联锁系统硬件设备的其他方面的安全可靠性,对包括电源、计算机、数据通讯线路、输人输出接口、机架结构及地线设置等方面采取了电磁兼容设计和防雷设计,以保证在规定等级的运用环境中,设备必须正常工作,不产生任何指标下降和功能上非期望值的偏差。
3 软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分析
在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里,各种复杂的功能主要依靠软件来实现。嵌入在安全控制系统中的软件,不仅要能完整地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还要能保证实现系统在发生意外时的安全防护即故障—一安全功能。
一般在汁算机联锁控制系统中,普遍采用以下软件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1)采用信息编码技术,以便出错时能被及时识别。例如,对于涉及行车安全的逻辑变量,用多元代码来表示安全变量的两个值—一安全侧值和危险侧值。这样,当代码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由于存储器硬件故障或者外界干扰而发生畸变,一旦错成非法码时,就可由软件自动检出并导向安全侧。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2)采用软件冗余技术,保证软件运行的安全性。
(3)采用软件检测技术及时发现故障,以进一步采取措施防止危险侧信息的发生和输出。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李进 张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