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主机汇编语言”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探索((2)
2014-12-08 01:16
导读:生态课堂就是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关注课堂,重构课程理念、师生关系、实践范式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一种新型课堂。传统课堂的本质是技术,所以传统
生态课堂就是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关注课堂,重构课程理念、师生关系、实践范式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一种新型课堂。传统课堂的本质是技术,所以传统课堂本质上是一种技术课堂,它运用的方法是控制,追求的结果是知识与技能。而生态课堂的本质是联系、发展、和谐与共生,所以,生态课堂在方法上不强调控制,而重视作为生态因子的教师与学生的投入,就是说彼此将生命融入到课堂中来。
3 大型主机汇编语言生态课堂的构建方法
(1) 生态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
在传统的课堂中,由于学生间的学业竞争和人际交往而带来的行为冲突以及由于要求及格率、优秀率、升学率而带来的师生间的行为冲突,使课堂教学充满紧张的气氛,教师和学生,特别是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在生态课堂中,由于教育目的的改变,教师不再是为教而教,学生也不再是为学而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统一的,教中有学,学中有教。创设这种行为环境的关键是,要让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经历就是自己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就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同样,也要让学生懂得,课堂学习不仅是学习一种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做人,如何与别人合作,如何与别人相处。只有这样,师生双方才能协调彼此的行为,相互合作,共同融入到课堂中去。也只有这样,一个和谐、共生的课堂才能真正构建起来。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是教学生态中的组织者,从教学活动的开始到教学活动的结束,教师总是要充分组织各种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对象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积极、能动的主体性因素,并协调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灌输者,而是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启发者。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主体性选择,根据是否感兴趣、听得懂,来选择积极主动的听课方式还是消极被动的听课方式。对于不熟悉的教学信息,学生需要调动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对教学信息进行破译、理解和吸收,最终将新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体系及认知结构融合起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达到信息的真正同化。由此可见,教学效果最终是受学生学习状态制约的。
在生态课堂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尊互敬的,而不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随学生的发展而变化,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指导日益增强,控制日益减弱,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和状态不断改变生态角色,发挥教学的多种功能,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
(2) 大型主机汇编语言生态课堂的构建
在大型主机汇编语言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该课程的特点,另一方面要考虑教师和学生在生态课堂中的关系和地位,将两者充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健康的课堂生态系统。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总结了几种操作性较强的方法:
第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1)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求学生预习,鼓励学生在课程开始前提问,教师带着学生的问题来讲解知识。例如在讲授主机汇编语言时,很多同学就会提出主机汇编语言和微机汇编语言有何不同。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贯穿该问题。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 要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有多种机会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也就是将知识“外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情景教学,尽量让学生在情景下解决问题,把所学知识能灵活使用于实际生活中。例如在讲授十进制编辑指令时,首先设计一个银行账务打印需求的情景,然后针对该情景需求,讲授如何通过编辑指令实现客户要求。通过这样的讲授,学生对各类指令能解决什么实际应用问题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对繁复指令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