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嵌入式系统中的一种互斥方法(1)(2)
2015-05-13 01:41
导读:PriorityProtect(); ……//代码1 Func();//函数调用 ……//代码2 UnPriorityProtect(); 而函数Func()如下定义: Func() { ……//代码3 PriorityProtect(); ……//代码4 UnPrior
PriorityProtect();
……//代码1
Func();//函数调用
……//代码2
UnPriorityProtect();
而函数Func()如下定义:
Func()
{
……//代码3
PriorityProtect();
……//代码4
UnPriorityProtect();
……//代码5
}
当Func()执行完时,任务A的优先级被设回了原先的优先级,代码2将受不到保护!因此,我们需要对函数PriorityProtect()和UnPriorityProtect()进行改造:函数PriorityProtect()需返回设置最高优先级之前任务的优先级,而函数UnPriorityProtect()却不一定总是设置任务原先的优先级,它设置的是与之配对的PriorityProtect()返回的优先级。这两个函数都是成对使用的,不管嵌套使用了多少次都不会出错,举例如下:
OldPriority=PriorityProtect();
……//代码1
Func();//函数调用
……//代码2
UnPriorityProtect(OldPriority);
而函数Func()如下定义:
Func()
{
int OldPriority;
……//代码3
OldPriority =PriorityProtect();
……//代码4
UnPriorityProtect(OldPriority);
……//代码5
}
这样在函数Func()执行完后任务仍处于最高优先级状态,代码2仍受到保护,符合程序员的意图,程序员不必担心会发生意外。但是这种方法的效率有点低下,执行Func()时已经是最高优先级状态了,却还要再设置,浪费了CPU时间,在嵌套次数较多时效率问题将更加严重。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轻易将函数Func()中的互斥手段去掉,因为这要考虑在其它没提供互斥手段的情况下调用Func()。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引入一种高效的方法——嵌套计数法。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定性仿真综述
谈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