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STAR案例分析及下一代测试技术展望(1)(2)
2015-05-23 01:02
导读:2 LM-STAR软硬件特点 LM-STAR(图2)在系统结构上大部分沿袭了CASS的组装箱形式。CASS是五个组装立箱,而JSF项目的LM-STAR将其中一个立箱改成卧箱,机箱的
2 LM-STAR软硬件特点
LM-STAR(图2)在系统结构上大部分沿袭了CASS的组装箱形式。CASS是五个组装立箱,而JSF项目的LM-STAR将其中一个立箱改成卧箱,机箱的颜色从灰白色改成黑黄相间。但是由于该系统与CASS的兼容性,它们的内部结构组成没有太多的更改,这也是由于这种内部结构形式是美国军方所推荐的。LM-STAR全部采用商业现货,这样减少了升级改造的难度和组件采购费用。
2.1基础构件的协调
JSF项目的核心就是LM-STAR与其他保障系统的协调。这种协调是指同一个测试设备既可以用于工厂级的测试,又可以用于内场测试。为了获得这种协调,JSF项目在系统的设计开发(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SDD)和小批量样机(Low Rate Initial Production,LRIP)阶段就将LM-STAR作为一种工厂可以接受的测试设备。2004年6月,全球建立了31个LM-STAR测试站,这占总的SDD阶段测试网点的一半。这些测试站主要用于TPS的开发,以及电源、中央处理器、分布式传感器、雷达、通信、导航、识别系统(CNI)和电子战系统的集成。ァ ∥了获得这种协调一致性,必须保证测试设备面向UUT的软件接口和硬件接口是固定的。硬件接口标准采用CASS的通用接口。这种选择是由于全球存在613个CASS测试站。选择这种通用接口也是由于LM-STAR在开发之初就承诺了减小对CASS样式的冲击。
同样,软件接口定义成API。在API的底层,LM-STAR通过支持句柄、封装和IVI(Interchangeble Virtual Instruments,可互换虚拟仪器)接口来调用仪器驱动。当仪器改变时,封装、句柄和IVI接口相应进行改变以保持API的固定,不对TPS进行冲击。
在通用接口以外,LM-STAR采用了现今商用正在发展的技术,如光纤开关、1394B、边界扫描,和低电压微分信号(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LVDS)等测试技术。这些技术通过公共测试接口在系统中进行集成,公共测试接口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测试程序的投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2软件开发特点
由于需要快速开发测试方案以及经济、高效和及时地支持用户的准确需求,LM-STAR应用TestStand和LabWindows/CVI作为测试管理的核心,应用ANSI-C作为测试开发的环境。
2.2.1开放的软件构架保证快速开发
本文原文
LM-STAR的开放软件构架是基于TestStand和LabWindows/CVI之上的,这种构架支持从工厂到内场的无缝转变。LM-STAR方案提供了一个为所有电子设备提供商公用的测试系统,以便他们参与到JSF项目的协调计划中来。这些提供商包括BAE Systems、 Northrop Grumman、Rockwell Collins和Raytheon,他们都并行地应用NI TestStand和LabWindows/CVI开发为JSF准备的TPS。这种先进、开放的软件构架保证了快速开发和配置测试系统的完成,并且减少了长期维修投资。
2.2.2良好的测试适应性保证多种测试配置
所谓测试适应性就是测试系统快速完成测试方案转变的能力。TestStand保证了LM-STAR的测试适应性,TestStand就像一个灵活的模块适配器,可以调用任何测试开发环境测试;而LabWindows/CVI的开发环境保证各种仪器驱动的快捷插入和面向测试的代码优化。
2.2.3方便未来技术插入以阻止代码老化
正是由于TestStand和LabWindows/CVI的应用,方便了未来技术的插入。比如TestStand环境下可以直接调用ATLAS的TPS;下面还会说到LM-STAR的开发者还重视ATML来开发测试程序,用XML表示测试结果。TestStand 3.0是支持符合ATML(Automatic Test Markcup Language,自动化测试标志语言)规范的测试程序,并且可以产生XML格式的测试结果。
2.2.4标准化的软件开发节省了开发费用
这种应用商用现货的标准化开发方法对资金的节省,不但来自于方便各个TPS提供商的协调解决,而且更大一部分来自全寿命周期的保障费用的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