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安全控制(1)(2)
2015-11-21 01:03
导读:身份鉴别——是对网络访问者权限的识别,一般通过三种方式验证主体身份,一是主体了解的秘密,如用户名、口令、密钥;二是主体携带的物品,如磁卡、IC卡
身份鉴别——是对网络访问者权限的识别,一般通过三种方式验证主体身份,一是主体了解的秘密,如用户名、口令、密钥;二是主体携带的物品,如磁卡、IC卡、动态口令卡和令牌卡等;三是主体特征或能力,如指纹、声音、视网膜、签名等。加密是为了防止网络上的窃听、泄漏、篡改和破坏,保证信息传输安全,对网上数据使用加密手段是最为有效的方式。目前加密可以在三个层次来实现,即链路层加密、网络层加密和应用层加密。链路加密侧重通信链路而不考虑信源和信宿,它对网络高层主体是透明的。网络层加密采用IPSEC核心协议,具有加密、认证双重功能,是在IP层实现的安全标准。通过网络加密可以构造企业内部的虚拟专网(VPN),使企业在较少投资下得到安全较大的回报,并保证用户的应用安全。
安全监测——采取信息侦听的方式寻找未授权的网络访问尝试和违规行为,包括网络系统的扫描、预警、阻断、记录、跟踪等,从而发现系统遭受的攻击伤害。网络扫描监测系统作为对付电脑黑客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具有实时、自适应、主动识别和响应等特征,广泛用于各行各业。网络扫描是针对网络设备的安全漏洞进行检测和分析,包括网络通信服务、路由器、防火墙、邮件、WEB服务器等,从而识别能被入侵者利用非法进入的网络漏洞。网络扫描系统对检测到的漏洞信息形成详细报告,包括位置、详细描述和建议的改进方案,使网管能检测和管理安全风险信息。
(2)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资源的核心系统,负责信息发送、管理设备存储空间和各种系统资源的调度,它作为应用系统的软件平台具有通用性和易用性,操作系统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应用系统的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分为应用安全和安全漏洞扫描。
应用安全——面向应用选择可靠的操作系统,可以杜绝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用户可安装操作系统保护与恢复软件,并作相应的备份。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系统扫描——基于主机的安全评估系统是对系统的安全风险级别进行划分,并提供完整的安全漏洞检查列表,通过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进行扫描分析,对扫描漏洞自动修补形成报告,保护应用程序、数据免受盗用、破坏。
(3)应用系统
办公系统文件(邮件)的安全存储:利用加密手段,配合相应的身份鉴别和密钥保护机制(IC卡、PCMCIA安全PC卡等),使得存储于本机和网络服务器上的个人和单位重要文件处于安全存储的状态,使得他人即使通过各种手段非法获取相关文件或存储介质(硬盘等),也无法获得相关文件的内容。
文件(邮件)的安全传送:对通过网络(远程或近程)传送给他人的文件进行安全处理(加密、签名、完整性鉴别等),使得被传送的文件只有指定的收件者通过相应的安全鉴别机制(IC卡、PCMCIA PC卡)才能解密并阅读,杜绝了文件在传送或到达对方的存储过程中被截获、篡改等,主要用于信息网中的报表传送、公文下发等。
业务系统的安全:主要面向业务管理和信息服务的安全需求。对通用信息服务系统(电子邮件系统、WEB信息服务系统、FTP服务系统等)采用基于应用开发安全软件,如安全邮件系统、WEB页面保护等;对业务信息可以配合管理系统采取对信息内容的审计稽查,防止外部非法信息侵入和内部敏感信息泄漏。
(二)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牵涉到数据库的安全和数据本身安全,针对两者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数据库安全——大中型企业一般采用具有一定安全级别的SYBASE或ORACLE大型分布式数据库,基于数据库的重要性,应在此基础上开发一些安全措施,增加相应控件,对数据库分级管理并提供可靠的故障恢复机制,实现数据库的访问、存取、加密控制。具体实现方法有安全数据库系统、数据库保密系统、数据库扫描系统等。
数据安全——指存储在数据库数据本身的安全,相应的保护措施有安装反病毒软件,建立可靠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某些重要数据甚至可以采取加密保护。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瓶颈及突破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