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的高压缩比网络课件的生成及传输系的(3)
2016-01-02 01:07
导读:服务器端完成之后具有以下功能: 能提供多种服务方式,可以向网络广播已生成的课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现场实时授课,与此同时还可以把讲述内
服务器端完成之后具有以下功能:
能提供多种服务方式,可以向网络广播已生成的课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现场实时授课,与此同时还可以把讲述内容录制成包封格式的课件;在不提供网络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在本地制作课件,以便以后学生可以通过课件播放器来观看学习。
服务器端在得到了教师的讲解声音和PowerPoint Viewer的控制信息后,它们的同步误差控制在0.5秒内。
服务器生成课件的速度快。局域网下进行网络传输时,帧的延时不超过1秒。
服务器还有一定的网络监控功能。进行实际的网络授课时,服务器还提供在线学生管理以便教师可以了解当前的学生情况。
客户端软件完成之后具有以下功能:有两种学习方式-网络教室和本地文档,可供选择。其中网络教室用来连接远端的服务器。
5 结论和进一步的工作
总之,在目前网络传输速度较慢,还不能够完全满足各种媒体信息畅通无阻的在网上传输时,本系统尽可能的减小了所用媒体文件的大小,对学校教师经常采用的PPT这种演讲型课件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考虑课件中加载更多媒体文件时的情况。多种媒体文件的应用使课件更加生动有趣。但是在网络中,数据量较大的媒体文件。往往会令用户因等待太久,而失去对课件的兴趣。想在网络课件中加载更多媒体文件,需要在保证可视质量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压缩比,更可行的办法是提供可选择性的服务,使得用户根据自己的网络环境选择是否加载某些服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速网普及后,数据量问题不再是束缚网络课件制作和发展的因素。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参考文献:
1.鲁士文.计算机网络协议和实现技术[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精英科技.网络协议大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3.李腊元,李春林.计算机网络技术[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4.黄永峰.因特网语音通信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5.龚祥国.演讲型网络课件制作技术[J].中国远程教育,2002;7:56~58
6.曹晓东.减小网络课件数据量的几个方法[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1;15(3):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