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文关键词:感性抽象存在具体存在现实 论文摘要(2)

2013-06-15 01:35
导读:三、人是对自然的否定,同时也是对自然的肯定。在后者的意义上,人就是单纯的自然物,就是费尔巴哈所说的感性的、抽象的人。从前者来看,人就是社

  三、人是对自然的否定,同时也是对自然的肯定。在后者的意义上,人就是单纯的自然物,就是费尔巴哈所说的感性的、抽象的人。从前者来看,人就是社会的存在物,就是感性地面对对象或“站在坚实的大地上自由呼吸”的具体存在着的人。作为这样的人就是和自然相统一的“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人,而这就是马克思的理论前提——进行现实活动的感性的人的存在。
  费尔巴哈却把感性的东西或对象当作纯自然的东西,因而人的本质就是自然的本质。马克思则把感性理解为与人相关的感性,因而感性的东西指的就是人的感性活动的对象的东西,而人的本质也就成了这种活动的本质。人在自己的活动中既建立了与自然的区别,同样也建立了它们的统一,而这就是现实本身。但作为开端的统一还仅仅是一种理论的或抽象的统一,也即自在的统一,而不是现实的统一,因而前提就只是对自然的单纯的否定,而不是已建立起来了的否定。作为这种否定的无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无,而是具体的无,也就是说它的否定是建立在自然的具体的“有”这个前提上的,或者说,这个“无”只是从人的这个角度来说的。把自然的东西交给人的感性的活动,产生的就是所谓世界历史的“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因而也就是历史的从无过渡到有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人化”或人参与的过程。黑格尔从无到有,谈的也是一种“人化”过程,不过是作为抽象的精神的“人化”过程,因而就仅仅是一个逻辑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停留在精神自身之内的,因而对对象的克服就只是精神的自我克服。与此相反,马克思的前提则是现实的感性的个人,这个前提也就是现实的人的历史的前提。现实的历史与精神的历史的区别是:前者是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在改造对象并因而也改造自身的过程而诞生的,而后者则只是精神的自我外化对象和扬弃这种外化的抽象劳动的过程。作为前提,它们都是从“无”开始前者是从人的现实的无开始,后者从精神的抽象的无开始。不管如何,它们都是一种实现或诞生的过程,即自然或感性的对“人”而言的诞生过程。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从黑格尔的感性的虚无到费尔巴哈的感性的直观,再到马克思的感性的活动,生动地体现了人对自然和自身的辩证理解。辩证法从任何一种意义上来讲都是主客之间的辩证法,因而离开了人来谈所谓“自然”的辩证法是不正确的,因为任何自然的规定,就其自身的角度来看,都是一种抽象,就像离开自然来谈人的规定一样。任何规定,只要是一种现实的规定,它永远只是主客相互关系之间的一种规定。马克思在人的历史中重新建立了辩证法,因为只有在人的现实历史中才会发生主客之间的现实的关系。黑格尔的辩证法同样也是一种主客辩证法,不过区别是他的主体是抽象的精神,而客体或对象则只是精神自身的外化,因而现实的真正的感性客体就被精神化了而也成了一种抽象。费尔巴哈也谈主体,但是主体在他那里只被当作一个形式的主体,而所谓主体与感性客体的统一也就只是一种直接的和原始的统一。费尔巴哈不谈辩证法,因为他根本不懂得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建立起来的,因而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在他看来就只是认识上的矛盾,而不是本体上的矛盾,矛盾也就因而不再是矛盾,而只是一种“正常的差别”。
  参考文献:
  [l]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商务印书馆,1979.
  [2]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上一篇:【关键词】现代主义 国家安全哲学范式 建设性后 下一篇:论文关键词:装置范式聚焦物和聚焦实践技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