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摘要:数的实质是信息,是客体的信号信息在人(2)

2013-08-01 01:07
导读:同样花的‘红’是花发出的光波的物理属性,花的‘美’是花发出的光波传导的信息的一种性质。光波是波,是粒子,也是信息载体。对於花的信息性质,

同样花的‘红’是花发出的光波的物理属性,花的‘美’是花发出的光波传导的信息的一种性质。光波是波,是粒子,也是信息载体。对於花的信息性质,目前确实没有一种科学仪器和科学实验手段将它定性定量检测. 但是对於一个系统,无论是物质的或是信息的系统,它的总体结构有序程度是一个客观存在。这一性质无法用科学仪器和科学手段检测是不足为奇的,奇怪的是人却普遍地具有评价这一性质的功能,而且看来是天生的.是谁为人生来就安装了如此高级精密的仪器设备,它使人能够品尝出可感信息的有序程度,并不需像毕达哥拉斯那样通过数学运算,就能品尝序的滋味,称之为悦耳悦目?我们对此习以为常, 但这显然是生命的奇迹,人的奇迹,人脑的奇迹。



毕达哥拉斯将万物的本源归结为一堆触摸不到的数,当然被唯物主义斥为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谬论。但是当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似乎早就深陷在这堆触摸不到却又密密麻麻的数字之中了。他们使用二进制算法的计算机,用数字计算和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也上网拦截数字之流,从而浏览网页;还用数码相机,看数码电视.在信息社会, 数码时代,他们的“人化”环境早已成为数码世界了。毕达哥拉斯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指出”万物皆是数”,看来他是数码时代的老祖宗!

当然,毕达哥拉斯将万物的本源归结为数,并不很准确。因为数是人头脑中的符号信息,它是客观存在传输的原生信息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在二千多年前人们还不认识信息,毕达哥拉斯自然不可能明确地将万物的本源归于信息。但是毕达哥拉斯看出了数字的信息本质,并且指出“一切其它事物都表明,其整个的本性都是对数的模仿”,似乎也道出了隐藏在数字后面的本源信息。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精神做为符号信息是次生的,这不错.但是精神如何来源于物质呢?符号信息并不来源于物质,它是客观存在显示的原生信号信息在人头脑中的转换。所以物质和精神之间无所谓第一性和第二性。客观存在既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也以信息的形式存在。信息离不开载体,不存在无物质的信息,同样也没有无信息的物质。客观存在是物质和信息的统一体。世界的本源或万物的本源是物质和信息的统一体,物质和信息统一于存在。宇宙是物质和信息的统一体,社会是物质和信息的统一体,人是物质和信息,或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体. 宇宙之美,美在物质和信息的和谐统一.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美是”数的和谐”,一语切入了美的本质。“数的和谐”实际上是“信息的和谐”。美是一种信息现象.美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和谐的信息,是信息的有序组合。不和谐的音响我们称之为噪音,和谐的音响称之为音乐。序生美,美是序的显示。

毕达哥拉斯的哲学对西方文化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人对於思想界有过象他(指毕达哥拉斯)那么大的影响。我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所谓柏拉图主义的东西,倘若加以分析,就可以发现在本质上不过是毕达哥拉斯主义罢了。”( 注9)

都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也许比毕达哥拉斯还要早几百年,我国古代的“周易”用象,数抽象宇宙万物,也就是说将宇宙万物归结为象,数和理. 无论毕达哥拉斯的数还是“周易”的象,数都是来源于宇宙之序在人头脑中的转换和显示。可见东西方文化的渊源,人类初期的认识和思维模式,既有相异,却也出奇的相似,或许因为宇宙只有一个,人脑的构造又是一样的。

注释:
1. Kenneth S. Guthrie, The Pythagorean Sourcebook and Library, Phanes Press,1987, 第21页.
2. 汝信主编,西方美学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第39页.
3. 同上, 第39页.
4. 同上, 第40页.
5. 同上, 第41页.
6. 刘兵,”和谐”概念的意义:从毕达哥拉斯到开普勒, 载《艺术与科学》(卷 一),李砚祖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 朱光潜, 朱光潜全集, 第10 卷,第297页,转引自”百年中国美学史略”, 章启群,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235页.
8. 同上, 第235页.
9. 同1, 第34页.
10.罗素, 西方哲学史, 上卷, 商务印书馆,1996, 第65页.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上一篇:要:李安是一位具有深厚艺术功底的电影导演,他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