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希腊神话 中国神话 美学异同 摘 要:希(2)
2013-09-16 01:08
导读:然而,希腊神话中的悲剧主人公在面对命运的挑战时,通常会义无反顾地将斗争进行到底,并在故事结尾时悲壮而终。他们认为悲剧主人公只有在受难中才
然而,希腊神话中的悲剧主人公在面对命运的挑战时,通常会义无反顾地将斗争进行到底,并在故事结尾时悲壮而终。他们认为悲剧主人公只有在受难中才能确证自己、升华自己,展现自己昂扬的悲剧精神;只有在斗争与毁灭中,才能使自己的勇气、力量和价值得到最完美的呈现。当人把生命奉献出来时,悲剧精神就发挥到了最大限度。因此,西方悲剧作品通常会有一个充满血腥恐怖,留下满目尸首的结局,往往是一悲到底,而不像中国悲剧那样喜欢加上一个欢乐的尾巴。⑦俄狄浦斯的双眼被弄瞎,普罗米修斯的心腹被啄食,赫拉克勒斯在痛苦中扯下自己的皮肉,特洛伊战争中众英雄一一战死等等,在这些希腊神话中,主人公的受难是痛苦的,主人公的毁灭是彻底的。赤裸裸的悲剧结局使得这些神话的悲剧美学色彩发挥到了最大的限度,但是“悲剧的宿命绝不能消除我们人类的尊严感。命运可以摧毁伟大崇高的人,却无法摧毁人的伟大崇高”⑧。
2.对于“性”问题的审美偏差
在对于“性”的问题上,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是否认、压抑的,认为神应该是不食人间烟火,看破红尘的,凡是有“越轨”的行为都被视为“丑”的,应该受到惩罚的。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便是一例。玉帝的女儿喜欢上了董永,私下凡间,与董永结为夫妻,最终一对眷侣却落得“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悲惨结局。所谓的正宗的神仙中,只有玉皇大帝可以有妻室,其余诸神不仅不能有妻室,就是动一下“凡心”也是不被允许的,轻者面壁思过,罢免神职,重则打下凡间,万劫不复。寂寞嫦娥舒广袖,天蓬元帅调戏之,结果被贬下凡为猪八戒,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的轮回,才得以重新回到天界。总之,中国的神是不承认感情的,当然,也就更不允许“性”的存在。与之相反,希腊神话中的神对于“性”是赞美的、推崇的,认为“性”既合情又合理,不仅要有情爱更要有性爱,而且对“性”的追求已经达到了赤裸裸的地步。无论是众神之首宙斯与欧罗巴,还是他的子孙爱神维纳斯与战神阿瑞斯,太阳之神阿波罗与达夫妮,乃至爱神的儿子丘比特与赛姬等等,他们的爱情故事无一不体现着西方人对于“性”认识上的开放程度。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中希神话在性的问题上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分歧,而这些意识形态被记录下来,流传下来,对中西方的文化和审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反映在生活中,中国人对“性”习惯遮遮掩掩,欲说还羞,“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教条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西方人“性权是人权”的观念深入人心,他们探讨性、认识性,并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和积极的精神,对整个西方社会也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类艺术不可企及的规范。中国古代神话虽然流传下来得支离凌乱,但是一样有着永恒的魅力。因此,从中希神话着手,对中西美学思想进行比较,不仅有助于了解其美学理念的异同,而且有助于加深对两种文化的理解。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② 徐昌翰.西方神话研究纵谈[J].学术交流,1987:(6).
③ 玛丽·比尔德,约翰·汉德森.当代学术入门——古典学[M].董乐山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④ 让·皮埃尔·韦尔南.众神飞扬[M].曹胜超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⑤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⑥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⑦ 王利平.弥合与抗争[J].四川
教育学院学报,2004:(5).
⑧ 朱光潜.悲剧
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