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提 要 本文试图从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2)

2013-09-20 01:12
导读:若视审美价值为一株之主干,那么现实丑与艺术美恰似互对而生的两片绿叶。艺术美以现实丑实现了自己的审美折射价值;而现实丑又为艺术美拓宽了审美

若视审美价值为一株之主干,那么现实丑与艺术美恰似互对而生的两片绿叶。艺术美以现实丑实现了自己的审美折射价值;而现实丑又为艺术美拓宽了审美视野价值。审美折射之光源于现实丑,审美视野之边缘的存在就有了客观的理性话语。诸如“孤独”、“畏”、“烦”、“绝望”、“冷嘲”……这些从理性抽象出来的感情范畴,使我们能够感受“异化”的存在,理解现代西方的“反艺术”。也正如张竹坡在《金瓶梅》点评将丑大规模进入小说而给予肯定一样,小说不仅使现实丑获得了生存之价值,同时现实丑也极大丰富中国小说的审美视野。这是现实丑与艺术美互溶而互生滋生的特殊价值倾向。

小结

综上,艺术美不仅不排斥现实丑,而且通过接纳与消解,使现实丑成为艺术美的一支源泉;彼此“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表现出单向转化的独特审美关系;同时两者互溶互生又表现出作用与反作用的审美关系。而对于美学中姗姗来迟的现实丑进入艺术殿堂而被人格外关注,那是因为“丑”的存在,不在于自身,而在于它可以激发人类追求更高的美而努力的缘故。


;;注:○1○2转引《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99版;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23、第168页,;○3转引《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出版社79版第89页,○4○5○6○8出自《美学的边缘》潘知常;著;上海人民出版98社版第173页、第179页、第187页;,○7出自《毛泽东诗词选》,○9出自《美学》汪裕雄、王明居合著第42页。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上一篇:【内容提要】数字化与图象化已经成为我们信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