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九十年前,当开始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在的心(2)

2013-09-28 01:12
导读:早在西方国家关系体系形成之前,旧大陆另一端的就出现了在一个强大的国家领导下的邦国部族关系体系――畿服制。畿服制讬始於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


早在西方国家关系体系形成之前,旧大陆另一端的就出现了在一个强大的国家领导下的邦国部族关系体系――畿服制。畿服制讬始於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合体制。相传「禹平洪水,定九州,制土田,远近贡入赋棐」(注八)。「贡赋」这一象征着政治上臣属关系的义务的规定,标志着广大地域内的部落已经联结为围绕着一个权力中心的政治共同体。纪元前十七——十一世纪的商代是信史时代的开端。留存下来的资料和出土的甲骨文字表明,在那个文明的曙光刚刚照亮天际的时代就已经存在着一个比较成熟的邦国关系体系──「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注九)「外服」乃商的附属国的领土,由封君管辖;「内服」即王畿,由商王的职官治理。殷墟出土的「受年卜辞」有「受中商年」(注一○)、「南土受年」(注一一)、「东受年、西方受年、北方受年」(注十二)的记录,可与文献相佐证。

商代末年,渭水流域的「小邦周」迅速崛起。文王「帅殷之叛国以事纣」(注一三),在邦国关系体系内部和商展开了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取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地位。前十一世纪的武王革命结束商朝六百年的统治,实现了王朝嬗代。对时人来说,殷周交替不仅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政治变故,而且也是一场观念形态和社会心理的大震荡——曾经不可一世的武力灰飞烟灭;古帝的血胤沦为下贱的奴隶(注一四);伟大的邦国灭亡了,就像一片枯叶在瑟瑟秋风中陨落——历史运动的「势」无情地嘲弄了人间的力量和人类视为永恒的价值。亲身经历鼎革巨变的人们无不为命运的无常所震怖。他们相信一个国家的运祚是由人格化的「天」决定的;「天高听卑」(注一五),根据世人的所作所为降下吉凶休咎;只有敬畏天命,始终谨慎地行使权力,才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把握自身的命运。继承商朝政治遗产的周人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注一六)的心态建设一个以「礼」为核心的邦国关系体系。周代(纪元前十一世纪至纪元前二五六年)的畿服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各级诸侯受封建国,拱卫王室,就像满天的星斗围绕着北极星作有的运行。畿服制是以和状熊下的国家关系体系完全不同的原理运作的。在这里,国家行为的动因不是无魇地攫取利益的欲望,而是神秘莫测的主宰的畏懼;国际政治不是对国家权力进行精密运算的高等数学,而是寻求宇宙和谐的。当追逐土地、财富、权力的欲念澄静下来,对万物主宰的敬畏笼罩人心的时候,天地间便呈现出和谐、肃穆、庄严的美。这种美源于人类对宇宙和人生的深邃的理解,具有超越时间的魅力。在人欲横流的时代,它就像一盏明亮的灯,引导着在蛮荒的原野上迷失路途的游子回到自己的故乡。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十四世纪后期明帝国(一三六八——一六四四)建立之后,随着运动和权力的结合,开始进入古代全面复兴的时期。体现这一哲学的畿服制也在亚洲大陆东部的广大范围内重新建立起来。明清时期(一三六八——一九一一)的畿服制主要分三个层次:

1.朝廷直接管辖的行省。

2.臣属于中央政府的少数族自治政权。

3.和中国保持「朝贡」关系的附属国。

作为东亚的主导国家,中国放弃了蒙古人的扩张主义政策,它把建设一个合乎古代圣贤政治理想的和谐的宇宙秩序视为最大的利益。困扰民生的普遍义务兵役制被废除,火器制造技术在它的故乡原地踏步——如果说人类的上曾经有过「黄金」,那么,它就是从「善」和「力」遇到一起的时候开始的。在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扩张到东亚大陆之前,中国领导下的国际维持了近五百年的和平。和平的基础不是「势力均衡」,而是力量掌握在不热衷于使用力量的人们的手中;唯其如此,这种和平才是真正的和持久的和平。

在十九世纪前期的世界政治地图上,畿服制的疆域随着清帝国国力的衰退逐渐萎缩;而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正挟文明释放出来的巨大的能量缓缓西来,前锋直逼亚洲大陆东部。根植于人类对天人关系截然相反的认识的两个世界秩序,注定要在时空的原野上发生激烈的碰撞。



 



 

一八四○年六月出现在澳门海面的懿律舰队中断了一个古老的民族连续的历史,以此为起点开始了近代中国坎坷多舛的历程。义和团运动不是发生在草原民族像蝗虫一样蹂躏中原的时候,也不是发生在海上的倭寇像狂飙一样袭扰沿海的时候,而是发生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的一起典型的「近代事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近代」在这里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它还表示发端于中世纪末期的亚平宁半岛的一股势力在其缓慢的但确定不移的扩张过程中、在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打下的烙印。这股势力就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逐步统治世界的「近代文明」。作为一个对古代世界崇拜外在力量的宗教反动的宗教体系,它信奉这样的教义:人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人类的欲望是神圣的「最高存在」,只有不断地满足欲望,灵魂才能得到拯救;理性是衡量事物的唯一尺度,「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辩护或充弃存在的权利。」(注一七)正如对上帝的崇拜开创了中世纪,对人的自身的崇拜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一个崭新的时代——「近代」。「近代」是和谦卑、俭药、诚笃、虔敬这些美好的德行格格不入的时代。在「理性」这面旗帜的指引下,人类不仅向养育自己几百万年的大发动了一场十字军远征,而且还将讨伐的锋芒指向它的同群。   

在十七世纪后半期以及整个十八世纪,当黑暗随着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扩张的脚步吞噬着新旧大陆广袤的土地的时候,伟大的「天朝」在世界的东方正焕发出人类文明的燦灿的光芒。周边的民族怀着仰慕之心将清朝(一六四四——一九一一)拟为「天朝」,不仅因为中国的力量,而且还因为它的以「礼」为核心的优雅的文化传统。「礼」是一种代价,可以理解为人为了主宰自己的命运作出的必要的牺牲。在「礼」的背后隐藏着人类对「必然」的恐惧和对「自由」的热望。从邈古洪荒不可穷诘的岁月以来,人类就在界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和其它的物种一起旋生旋灭,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冥冥的上苍,直到这么一天,当它意识到需要约束其自然属性,并且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的时候,人才真正脱离了动物界,作为完全意义上的人在大地上站起来。古代的中国人将「礼」视为文明和野蛮的分野。「诸夏」之所以为「诸夏」,不是因为种族和血统的高贵,而是因为它经过「礼」的熏陶;而「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注二○)「夷狄」不论拥有多么强大的力量,在本质上和禽兽并没有什么区别。自从前十一世纪周公制订了包括畿服制在内的「周礼」之后,中国人就将「礼」的文化作为自己永久的精神家园。当腐朽没落的人本主义思潮和「黑死病」一起在欧洲肆虐的时候,以人类的自身完善为宗旨的伟大的运动正风靡整个东亚大陆。这是一次由儒家学派的矩子和明清两代贤明的家同领导的人类灵魂的革命,就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几代人的时间内缔造了当时世界上最文明的。前近代中国将重新发明的古典看作滋养生命的五谷;儒家学派经典的蔚然成风;绾黄纡紫的「圣人之徙」是整个社会的良师,他们孜孜不倦地人民区分善恶。
上一篇:“神”是宗教生活的灵魂,对于神的本性的理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