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摘要】对人的研究和关注,是一个古老而永恒(2)

2013-09-29 02:24
导读: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三、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对“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意义 从实际来说,由发展的角度看,由党执政的政治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以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三、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对“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意义
  
  从实际来说,由发展的角度看,由党执政的政治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发展观所讲的“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说来,至少包括三层意思。
  首先,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人”是出发点、落脚点。过去很长时间,我们实际上是“以物”为出发点、落脚点。计划经济时期,我们“以钢为纲”,只有物的计划,即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存在着“唯GDP论”。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开始人、物并重,有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目标,既有经济的、物的,也有生活的、人的。现在,则进一步明确要以人为本。
  其次,在民与官的关系上,“民”是出发点、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必然要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以人为本,反映了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规定,也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本质要求。
  最后,在多数与少数社会成员或弱势与强势社会阶层的关系上,广大人民群众是出发点、落脚点。
  “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既有共同的整体利益,也有不同的群体利益,还有个体成员的具体要求;既有长远的根本利益,也有当前的现实利益。如何对待不同的社会阶层和成员呢?一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在强调共同利益的同时,还要兼顾各方的具体利益。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四、坚持以人为本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执政和治国理念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精髓,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开辟了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境界。中国共产党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凝结着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沉思考,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迫切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9.
  [4]夏兴有.论以人为本.光明日报,2004-5-27.
  [5]祝黄河.论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J].科学社会主义,2002,(4).
  [6]胡锦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上一篇:九十年前,当开始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在的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