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围绕儒、道两家是入世还是出世的问题,争论不(2)

2013-10-14 02:11
导读:就上面这两点,老子的入世哲学内涵和方法论就与儒家的入世哲学的大不相同。儒家提倡以“仁”“德”来规范个人言语行为,从而使社会保持和睦状态;

就上面这两点,老子的入世哲学内涵和方法论就与儒家的入世哲学的大不相同。儒家提倡以“仁”“德”来规范个人言语行为,从而使社会保持和睦状态;老子则呼吁返璞归真,摒弃刻意的“有为”。老子曾经根据“无为”思想提出很具有现代意义的政治主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四十三章》) 产生、发生的一切,不侵为己有;有所为而不为已,所以不恃之以为资产;身居高位却不以主宰自居而专制横行。这些思想表现就是玄德。有权力的人总有以权力征
服他人的冲动,爱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任意支使在下面的人,而无为则意味着对权力的节制和对占有欲与支配欲的消解。这是老子入世哲学的主要方向。
(二)庄子
庄子反对出世与入世,却爱游世。游,若即若离不即不离也,介乎“避”与“入”之间。
那些抛弃社会与自身的责任义务而隐逸山林、完全不问世事的避世者(出世者),最为庄子所不齿,因为他们借“净心”之名,抛弃了基本人伦,把作为人最起码的责任与义务都推卸得干干净净,事实上是一种极度自私的行为;另外,这样过于刻意,甚至更有人将其作为一种沽名钓誉的工具,后讽之“终南捷径”,实属虚伪。
至于那些把自己卷入国家政治生活而居于庙堂的入世者,老子也表示反对,甚至还带有同情。庄子具有浓重的“贵生”思想,把它推向了极致,认为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任何以生命为代价追求身外之物(名利、道德、知识、情感等)的行为无疑都是舍本逐末。由于庄子生逢乱世,个人的生命在艰险危恶的世道中犹如蚁蝼般脆弱,庄子极其关心养生与处事,以能在乱世中保全,因此儒家的积极入世在老子看来是一种无效的、损害生命的愚蠢行为,因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不仅对精神甚至对肉体都是一种深度的摧残。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于是,庄子选择了“游世”,就是“顺人而不失己”(《庄子·外物》),“外化而内不化”(《知北游》)。一方面通过外在的“顺人”,作出行为上一定程度的妥协,来保证其现实意义上的“在世性”,从而避免了避世之人对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放弃;另一方面又通过内心的“不失己”,保持自我,来保证其精神意义上的“远世性”,从而避免了入世之人极有可能遭受到的精神疾患。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高明的生存智慧。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上一篇:摘要:综观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从生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