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宗教的精髓内涵及其目的(2)

2013-11-22 01:03
导读:; 有关“安时处顺”、“安贫乐道”、“随意而安”思想的辨析:一些人误解了宗教精神中的一些精粹,比如将“清心寡欲”、“心斋”、持戒、禁欲等思

; 有关“安时处顺”、“安贫乐道”、“随意而安”思想的辨析:一些人误解了宗教精神中的一些精粹,比如将“清心寡欲”、“心斋”、持戒、禁欲等思想简单化的视为不过是一种“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并认为是反人性反进步的糟粕。一些人误解宗教精粹的另一个要义:人们应当安贫乐道、随遇而安,应当寻求无为之境。将其视为是不鼓励奋进、阻碍社会进步,特别是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糟粕,消极保守厌世的精神麻药和鸦片。事实上这是极大的误解。如果简单化地去理解安平乐道、随遇而安,当然会陷入上述负面后果,并在很大程度上会被统治阶级所利用,而“无为”会陷入懒散、缺乏创造和奋进精神……事实上真正的宗教精髓是极反对懒堕、反对不求上进的,佛学十分强调从事精进勤奋的修为实践,并将精进和勤勉列入八正道之中。
; 老庄学说中虽然没有神灵崇拜信仰,但有宗教信仰体系的至妙精髓、至完备的入静方法论。而虔诚的神灵信仰不过是一种入静修炼的至妙法门,老庄学说中虽然无教会制度,但是更看重类似于参禅悟道的修炼方式,即暗合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炼方法,倡导通过“致虚极,守静笃”⑤、“坐忘”的高度的正静定修炼而获得“玄览”“妙悟”的根本智、根本法,进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大自在、大解脱与宇宙大道全息相应、圆融为一的无所不能、随心所欲合于道的至高妙境地。;
;  完备的制度化的宗教具有劝世、劝善的目的和功能作用,老庄学说虽然没有提出类似于佛教和基督教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天堂地狱之说,(这类学说从其本质功能来看是一种劝世的至妙方法,是为了构建一种教派学说的完整性,从而具备强大的解释学、劝世说的功能作用的妙法),但在劝世方面具有纲领性的精湛深邃的论述。比如清心寡欲、清净无为、与世无争……这是至为完备的最根本的劝世良言和修炼大法。有些学者还认为老庄学说的宗教精神中没有普渡、救世的内涵,仅有自修自渡,因而仅仅类似于小乘佛教的修炼。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事实上,老庄学说的宗教精神,阐述的是最根本、最精粹、最为博大精深的宗教教义,宗教精神中的普渡、救世说是建立在自度度他、自他觉觉基础上的。度他不是根本目的,度他是为了更好的自度。因为通过渡他,才能够放下自私偏狭的小我观念,才能去除我执。而去除我执才是最根本的目的。而这一点正是佛教一切宗派(包括大乘佛教和于小乘佛教)最根本的宗旨和最本质、最重要的精髓所在。抓住了根本就抓住了一切最重要的关键所在和精髓所在。在此以外,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有所不同,仅仅只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各自有所侧重的不同而已,其间没有根本意义上的好次不同。关于如何去除我执的大智慧和根本法,在老庄的学说中是阐述得至为深透、完备的。;劝世、劝善是方法,但不是根本法,是宗教的浅层的功能作用,而至高至深层次的功能作用则是对每一个个体生命都给出了至为高妙完备的通过宗教精髓要义所启迪的精进勤奋的不懈修炼,则能使每一个寻常的心灵变得超凡,远远超越凡俗人智的局限达到程度不等的大智慧、大解脱、大自在的境地。给出了一整套十分完备的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的开发人类这一生灵的无限可开发潜能和智慧的根本智和根本法。由此真正告知了人们什么才是人生意义的终极真谛和价值所在。能提供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修养方法、能找到好的精神心灵的慰籍的港湾的功能也只是宗教的浅层次的功能和作用,退守、隐居也只是修炼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之一,但不是根本法,而只是通过退守隐居获得排除外界干扰、清心寡欲、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也就是获得类似于佛教的息心净念、清净六根、去除七情六欲的内炼修为的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根本的目的和方法还在于清静无为,在于通过至高妙的正静定、坐忘修炼而得道。清心寡欲、无为、齐物我、齐万物、物我两忘、息心净念、清净六根、持戒、行善布施的本质仍然是一种方法,是为了去除我执、妄念、人为的乱干预天道。;有一句格言说得极好:“越是宁静的水面,越能映照出四围的景色和满天的繁星”。这是一句能够深刻揭示静能生智的机制和开发人类无限潜能的重要契机的妙言。老庄学说所倡导的少思寡欲的清心或“心斋”,“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返朴归真”正像是佛学所倡导的六根清净、息心净念、五蕴皆空、无挂无住的境界,“息心净念”、“致虚极,守静笃”就好比让人类的心性这一类似球形的灵性水面尽可能好的平静下来,变成一个灵性球形的明镜,也就是大圆镜智,从而能够全方位地映照出四围的景色和满天繁星,六根清净则意味着去除肉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身对人的障碍和不好的欲望和杂念,使人的心性重新获得空灵和明静。;综上可见,老庄学说中已充分的蕴含着类似于佛教戒定慧学说的至高妙完备的言简意赅的宗教教义的纲领性内涵。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 道家的无为也决不是提倡什么也不做和不为,这里的“无为”境界是道家的最高境界。其深层次内涵是绝不能逆道而为,指的是不要人为的去乱为、胡为,去干预自然大道,甚至不能用未经过很好入静修炼的常人乃至圣人之智去人为干预宇宙大道的运行。只有彻底领悟了什么是不合道的行为并善于放弃,才能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达到随心所欲合于道的至高境地。透彻的领悟了“无为”的这一深层内涵后,就应当进一步明了所谓“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返朴归真”的深邃内涵,从而通过高度的“致虚极,守静笃”“心斋”“坐忘”的正静定修炼而最终得道,如此便能与宇宙大道全息相应、圆融为一,达到了随心所欲合于道,无所不能为的至地。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精髓要义。而随遇而安、安贫乐道这是一种人生寻求至高无上的超凡脱俗,至高的心灵大自在、大解脱的大智慧、大至理。;老庄学说的出世退守的深层含义是:1、具有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小制大、四两拨千斤……的方法论策略的意义;2、提醒人们应当领悟到:不要总是以常人的思维行事,比如,以大制小、以强胜弱、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这不是妙法,而是常人的拙法,凡事应当尽量追求四两拨千斤、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小制大、一把钥匙开多把锁……这才是妙法,要想获得这种妙法,必须通过正确的修道,得道之后一切妙法就会自然显现。而修道的纲领性要旨就必须是清心寡欲,清净身心,这就好比佛教的持戒所要达到的目的。
上一篇:论文关键词 童年 情感 人性 个体心理发展 论文提 下一篇:没有了